張林:安徽蚌埠萬名退休工人集會示威三日記

張林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訊】面對專制腐敗政府,只有抗爭才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預計從今以後,示威遊行將會成為中國人正常社會生活的一部份。

一、第一天:十月二十二日
10月22日上午7時起,蚌埠市紡織廠(原名安紡三廠)退休工人陸續在勝利路一帶集結。勝利路是蚌埠市中心主幹道。至7時40分,數千工人開始佔據道路,阻斷交通。自蚌埠市科學文化宮起,至工農路口,長達一公里的寬闊路面上佈滿了退休工人,最高峰時達到萬人。直到中午時分,交通仍然斷絕。

蚌埠紡織廠是蚌埠市大型骨幹企業,僅退休工人即達萬人。紡織行業被稱地上煤礦,女工的辛苦程度可以和礦工相比。尤其是布機車間的擋車工,長年累月在強噪音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普遍患有各種行業性疾病,但是當局卻長期拒絕承認這是一種職業病,拒絕給以特別醫療保障。 
 
這些女工的青春血汗被榨幹之後,普遍病弱不堪。而且她們的退休金極低,只夠勉強糊口,多半沒有錢看病。我在現場看到,許多退休工人是被家人 扶至示威地點,並帶來一隻板凳放在路口,以便她們坐下示威。 
 
看到這些年老體衰的示威者在烈日下苦苦支撐,令人心痛。據瞭解,為了 籌備這場示威,退休工人們做了大量的聯絡與討論,之所以選擇這個日子,是 因為這天蚌埠光彩大市場要舉行開業典禮,據傳屆時溫家寶將可能出席。一般人認為溫家寶比較親民,所以示威者很希望溫家寶能看到此一壯觀場面,從而指示地方政府給長期受損害的退休工人們一點利益補償。
 
據示威者稱,他們的退休工資一般只有4-5百元,本夠勉強維持生活,但是最近一年多來物虌f上漲,而工資卻絲毫沒有調整,令大家入不敷出,生活變的異常艱難,實在忍無可忍,大家才來此示威。示威者決心堅持下去,以維護自己的生存權利。據示威者表示,此前幾 天,合肥紡織廠的數萬名退休工人已經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示威,迫使合肥當局增加了退休工人的工資。示威者普遍認為,面對由貪官汙吏組成的政府,只有抗爭才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示威現場有幾輛小轎車被棄,據說是幾個不明情形的官員驅車誤入示威重地,遭到攔阻後,被示威者盤問時,驚慌失色,突然棄車鼠竄而逃。現在一般的中共官員,由於大多數都大量貪汙,所以很多實際上都是罪 犯、甚至是待判待決的死刑犯身份。他們內心裡知道,困苦的中國民十分仇視他們,都想打死他們解恨,所以一旦被示威群圍困,就害怕的要死,所以 官員碰到這種意外情況,一般選擇先逃命再說,何況車是公家的,丟了也無所謂。
 
但是現場也有一位老者分析說,“我是一個有50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深 知共產黨陰險狡詐。你們大家不要忘記,15年前,黨中央就讓解放軍在北京長安街上故意丟棄大批軍車坦克,然後派特務去燒燬,從而嫁禍於學生市民,製造鎮壓藉口。所以這幾輛車,都可能是當局故意丟棄的。你們聽我的話,不僅不要碰車,還要保護好這幾輛車!”

到我回家寫稿時止,示威仍在繼續。地方當局沒有進行任何鎮壓,甚至沒有派任何員警到示威現場。可能是由於重慶市萬州區發生大規模警民武力對抗,各地政府擔心引爆流血衝突,激怒民。因中國社會,處處都是乾柴烈火,早已民怨沸騰,處於一觸即發狀態。由於蚌埠當局只是在勝利路兩頭加派交警,指揮往來車輛繞道行駛。沒有進行鎮壓,現場沒有員警,所以示威現場就像89年6月4日之前的天安門廣場,解放軍還沒有殺進去之前一樣,異常平靜、平和,好像節日一般。最憤怒的示威者,也沒有任何過激行動,只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討論社會問題,控訴腐敗罪惡。

二、第二天:十月二十三日
由於政府當局沒有答應蚌埠紡織廠退休工人增加工資的要求,工人們今天繼續示威。他們今天佔據的區域有所擴大,但是由於當局的恐嚇和勸說,已經阻止了一部份工人參加示威,所以今天的示威人數似乎沒有昨天多。但是在高峰時期,仍有數千退休工人佔據了從交通局到珠園路長達三公里路面的所有交叉路口。

當局在上午曾經試圖威嚇示威者,出動了兩個方隊的防暴員警,分別列隊挺進到示威中心,但是示威者無所畏懼,不肯後退。員警方隊只好停留在附近待命,雙方沒有發生任何衝突。得不到撤退命令的大隊員警只好站在那?堣洵蛚}玩笑、聊天,以打發時光。當我從雙方之間穿過,不由想到我在紐約經歷的許多示威場面,與此情形幾乎相當。區別只在於,紐約員警立即建立隔離墩,從而使示威活動盡可能不影響交通。

由於示威者幾乎都是70歲左右的老人,所以將近中午時分,烈日當頭,許多老人不能堅持,只好回家休息。但是午後又有一些人返回,繼續示威活動。 我在上午穿過了整個示威現場,發現各處都很平和,示威者與員警都沒有任何過激行為。下午我再次穿越示威區域時,看到許多老人十分疲憊,於是我便去附近商亭買來兩箱康師傅綠茶,送給他們。我自己在烈日下尚且感到疲憊,這些年逾70歲老人的境況肯定更令人擔憂。

據示威者稱,他們計劃示威三天。但是如果當局答應他們的要求,示威將隨時終止。在示威者中間,不停傳來對腐敗行為痛罵的聲音。 與此同時,當局動員大批軍警,在蚌埠最豪華的錦江賓館一帶戒嚴,行人不得穿越。據報導,昨天舉行的光彩大市場開業典禮,有許多高級官員從首都北京和省會合肥趕來,估計都住在錦江賓館。

此次示威是1989年民主運動以來蚌埠市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與學生運動相比,工人示威者有許多不足。第一,他們不注重宣傳,幾乎沒有標語旗子橫幅;第二,他們沒有建立以原有組織(例如車間班組)為單位的示威分陣地,致使成員流失很快;第三,他們不重視演講,幾乎沒有有組織的演講活動,致使許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幹甚麼?為了甚麼?第四,他們把主要力量用於阻塞交通,結果反而自我封閉起來,不利於向社會爭取同情,而訴諸社會本來應該是示威者的主要目的。何況城市交通本就四通八達,政府只要加派交警,即時疏導車輛,就會使示威者反而處在孤立和不利的境地。

明天可能是示威活動的最後一天。依這兩天當局冷靜應對的情形來看,可能不會爆發重大事件。當局無需鎮壓,老人們可能就會累垮,從而無奈地結束這場持續三天的和平示威。

一年多來物價飛漲,而工資紋絲不動,普通民眾的處境日益艱難,怒氣迅速凝聚。而官員們專心致志於貪汙撈錢,調控能力不斷減弱,又使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劇。預計從今以後,示威遊行將會成為中國人正常社會生活的一部份。 各地當局會認真掂量武力鎮壓的後果,輕易不會再釀血案。因為那樣做,政府所付的代價會更大。重慶市萬州暴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民眾的怨憤既然可能會因為一個與己利益不相干的打人事件而突然爆發,那麼在利益攸關的問題上更有可能走火。

蚌埠紡織廠退休下崗員工上萬人,他們的親友分佈於整個城市。這次蚌埠退休工人示威,如果軍警強行阻止,可能會有幾位本來已是風燭殘年的病弱老人因為憤怒和衝突而突然死亡,從而激怒整個城市,可能導致當局無法預測的可怕後果。

三、第三天:十月二十四日
我以為今天的示威已接近尾聲,所以下午3點鐘我才去示威現場觀察,看到蚌埠市交通樞紐-交通局一帶人山人海,約有5000個示威者和旁觀者。而在人群的中心,則是數百名頭戴鋼盔、手執盾牌的軍人,以及另外幾百個員警。軍警佔據了示威中心地帶,用人?棓堨艉F一個陣地,人?晱~與軍警對峙的就是人數多過他們十倍的示威者和圍觀者。

據示威者稱,這僅僅是他們佔據的三個示威陣地之一,另外兩個示威陣地則在東邊的中山街路口和中榮街路口。他們還告訴我,除紡織廠退休工人以外,全市各單位的退休工人都已參加進來。 一位示威者指出,蚌埠當局可能按照習慣性思維方式,認為這是一場由敵對勢力組織的、有預謀的抗議活動,所以佈置了大量便衣追查幕後策劃者。遺憾的他們是一無所獲。示威者特別強調,這是一場退休工人忍無可忍、自發自願的示威活動。

大約3點半左右,軍警利用示威老人行動不便、彼此缺乏聯絡呼應的弱點,突然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走了一位正在散發傳單的示威者,軍警們跑步將他抬到戒嚴中心的救護車中,當一些示威者省悟過來,試圖營救時,被軍警盾牌擋住,救護車則在掩護下迅速開走。

這時示威者開始激動起來,大聲議論,氣氛變的緊張。我當時十分擔心爆發衝突,便擠進人叢近距離觀察,由於我懷裡抱著孩子,一名警官便警告我說,他們即將使用武力強行清場,混亂中可能殃及無辜,尤其是小孩子可能被人群擁擠踐踏。我只好離開人叢,到附近高處觀察。

我估計,在指揮室裡通過多臺攝像鏡頭密切關注現場動態的地方黨政軍官員,也感覺到了現場隨時可能爆發嚴重衝突的緊張氣氛,所以最終下令軍警撤退,以避免事態激化。 當軍警終於乘軍車撤退向朝陽淮河大橋的時候,示威者發出勝利的歡呼聲。狼狽不堪的軍人們擔心受到攻擊,慌忙舉起盾牌屏護。其實人群只是以嘲笑的方式歡送他們。

我以為示威活動今天就會結束,但是許多示威者告訴我,不達目的,他們決不會罷休。看來示威活動可能繼續進行下去。而且由於沒有組織者,抓捕幾個人顯然無法阻止示威活動。由於當局拒絕談判,我擔心事態有可能自明天起轉向惡化。

中共各級政權,向來不承認民眾的遊行示威權利,根本沒有談判解決紛爭的基本概念,所以一旦面臨民眾示威,就手足無措。而民眾平時逆來順受,但是一旦反抗起來,也很難掌握分寸,所以雙方就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最終的暴力對抗。談判面臨的另一個困難則是由於中共一向堅決鎮壓各種形式的民間組織,所以當局即便需要,也找不到可以代表大家的談判對手,無法達成對雙方都有約束力的協議。

高壓政治總有崩潰的時候。現在已經到了中共各級政府轉變思路,現實面對社會矛盾,嘗試通過民主協商,從而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了。我倒是很樂意站在第三方立場,主持談判。我相信我有能力調解這場紛爭,但是冥頑不靈的當局,怎麼可能願意放下威權,願意談判呢?

我家人這幾天都緊緊地跟著我,他們非常擔心我捲入其中,他們更擔心我會成為替罪羊,何況我二十年來一直是當局的政治迫害對象,一直受到嚴密監控。但是我向家人堅持說,無論有甚麼危險,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良知,不能放棄最起碼的做人責任,我起碼應該,向世界提供一份客觀的報導。

--轉自《人與人權》2004年1 1月27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張林:香港民主化意義巨大
【專欄】張林:出門如見敵
張林:看看中共是如何反腐敗的
【專欄】張林:見利忘義的希拉克與法國特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