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中國城市大氣污染控制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採訪報導)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最近的一個調查顯示,由森林火災、爐子燃燒、汽車和工業生成的微粒組成一個厚達兩英里的雲霧層,在乾旱季節覆蓋了亞洲大陸南部,和印度洋的大部。這個所謂的亞洲棕色雲霧,可能引發乾旱,洪水和疾病。

目前,亞洲各國的政府官員和非政府組織正在印度召開《亞洲城市大氣會議》,試圖控制亞洲的大氣污染。下面請聽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邀請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和美國新澤西州環保局的大氣專家高訪討論中國大氣污染問題。

記者:高訪,您覺得亞洲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和西方比起來,是不是要從全面來考慮?

高訪:就工業國家而言,以美國來講,在歷史上曾經空氣污染的很嚴重。但是在過去三、四十年,它採取了很多措施、花了很多錢,現在看來基本上控制的比較好。但是現在為甚麼把焦點放到發展中國家去了?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亞洲的印度、中國,最近十年、二十年來經濟發展的很快;另一方面在經濟與工業發展的同時,特別是像機車、交通方面所採取的控制措施,不是很及時也不是很得力,所以就造成了亞洲地區的空氣污染。現在比起北美或歐洲,空氣質量明顯的惡化了很多。

記者:對,明顯的惡化。現在在印度召開亞洲國家城市空氣污染的會議,就是印度、中國這些亞洲國家都想控制空氣污染。他們也意識到不能和西方國家空氣污染來比,因為亞洲城市的人口特別的多。楊欣,您覺得在空氣污染方面,中國在私人轎車方面是不是也應該控制其發展呢?

楊欣:對,中國轎車發展的速度相當的快,特別是在大城市裏,不僅交通堵塞非常嚴重,轎車對城市的污染也非常的嚴重。中國的轎車除了上海、北京幾個中心城市之外,在其他的城市,對轎車的廢氣排放標準,制定的不是那麼嚴格,在使用油料方面也不是那麼嚴格。這樣的話,每台車轎車的所排放的廢氣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一定比其他國家來的嚴重。再加上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沿海地區的污染企業,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起來之後,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一些重污染的企業向內地或中國的西部轉移,這樣一來加速這些地區的污染。

記者:中國的「媒」還是佔中國能源發展的比重還是很大。高訪,您覺得在燃料的使用方面,中國除了煤氣、油的使用過度之外,還有甚麼要做的?

高訪:這有一個過度期,最近我們有一些朋友向中國推薦,現在在美國都還沒有普遍應用的技術,也就是美國能源部的一個技術,就是說把煤變成氣後再燒,這樣就能夠大量降低廢氣的排放。但是這涉及到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中國往這方面走應該是趨勢,但是這要有一個過程,我相信中國政府是越來越重視,採取新技術來改變能源結構。

記者:楊欣,在中國工業排放廢氣、煙囪排放方面做的怎樣?

楊欣:在中國政府工業排放廢氣方面,也做了很多改進措施。比如說中國在改革初期對一些中小企業,廢氣排放的大戶進行一些整治。包括一些大的電廠,他會制定嚴格的標準,對一些不合標準的企業,也有整治方案。另一個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面,像中國一些大城市的周邊,應該控制的比較好;偏僻的地方可能污染的程度就會加重。

記者:高訪,您在中國工業廢氣的排放方面有什麼建議?

高訪:對於大城市、工業區來講,我想中國應該有一些應有的措施。另外一方面,措施、規章、制度有了,另一個問題要就是如何執行?執行的是否嚴格?以國內現在的情況來說,是有規定廢氣不能排放過量,但是他排了,第一、就是不是很嚴格的來處置;第二、很可能就是罰你一些款就算了,罰款的程度也比較低。但是在美國,就是說我有規定,你一定要按照我的規定來,如果你排放超標了,罰款就會罰的很厲害,而且如果你不立即改進的話,可以罰到你企業承擔不了罰款的程度。 但是就這一點來講,在中國還是做不到。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近半數人口飲水不潔
北京空氣污染加重
中環旺角污染指數甚高
北京空氣污染嚴重濃霧籠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