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中文教育蓬勃發展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2月25日報導】中國熱下的中文學習潮系列報導(十二)(中央社記者林幸瑩聖保羅特稿)近來由於中國大陸市場的對外開放,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中國熱,連帶使得學習中文蔚為風潮,在巴西也不例外。

移民巴西的華裔人口以中國大陸僑民居多數,因此海外僑教也越來越受中國僑辦的重視。今年中,在聖保羅成立了第一所以中國大陸僑民為主要教授對象的中文學校─亞華中文學校,採用拼音和簡體字教學,學生約百餘人。

此外,因為巴西與中國大陸交流日趨密切,不少巴西企業紛紛前往中國做生意,因此巴西人學習中文的風潮方興未艾,專門以教授巴西人中文為主的學校和家教班應運而生。他們大多採用簡體和拼音教學,以便利學習。

然而,中文教育在巴西的開疆闢土,乃至今日的開花結果,歸根究柢仍有賴於中華民國僑委會當初的的遠見,與此間台灣僑民數十年來的努力和重視有以致之。

目前,在巴西全國各地的中文學校或附屬中文班不下二十餘所,其中多數集中在聖保羅市。

聖保羅華僑天主堂中文學校成立於一九五七年,已近半世紀,現任校長唐酆濟華自一九七五年受聘任至今,校內設有幼稚部、小學部、中學部和葡文班,目前更有三班專為巴西人開設的中文班。

中文學校學生總數約五百人,教師和義工二十餘人,教師均為師範、師專及台灣各大專學校畢業,富有教學經驗,其中多位曾獲台灣優良教師榮譽獎。教學內容除採用僑委會編撰的海外華語課本外,老師也會增加課外教材。每週日上午上課兩個小時,數十年來,對中文教育在巴西生根貢獻卓著。

六零年代末,聖保羅中華會館有鑒於國人開始大量移民巴西,乃建請僑委會聘派專業中文教師前來聖保羅,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中文教師徐捷源抵達聖保羅,十二月十七日在中華會館開辦了中文班,這就是今日的聖保羅中華會館中文學校。目前有五班,學生百餘人,每週六上午上課,寒暑假亦不定期舉辦加強班,教材均由僑委會購贈。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的仁德國際學校,係由此間成功企業家張勝凱出資設立,該校係第一所在巴西政府登記有案,設有華語課程之學校。

除了上述簡述的學校外,巴西大部分的中文班均附屬於各華人教會、佛教團體等,且遍及里約、巴西利亞、庫里提巴各州各地。

相關新聞
「小羅納度」獲選為今年「世界足球先生」
巴西企業在國外投資近百億美元  破歷年紀錄
巴西貨機墜落民宅 三死
研究報告:拉丁美洲已經遭到暖化效應襲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