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勝地——嵩山少林

人氣 1
標籤: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派武術的傳流地,談起武術,古代少林寺功夫,天下聞名。少林拳法,剛柔沉實,吞吐抑揚,強勁雄武,氣勢磅礡。這座名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為接待印度高僧跋陀而修建的,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少林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縣中岳嵩山的腹地,古寺北依五乳峰,南望少室山,群峰環繞,松柏迭翠。寺前,迸珠濺玉的山泉匯成一條清泉緩緩東流。「五里溪聲十里山,數許梵剎萬松間」。少林寺真是一個人間佳境。
  
「武以寺名,寺因武顯」。少林寺之所以名傳古今,是因為它發展了少林武術的緣故。據清《少林寺志》所載,禪宗初祖達摩,本無心於鑽研拳術,只因為長期盤膝靜坐,肢體麻困,不得不經常起身活動四肢,舒展筋骨。據說達摩將鳥獸蟲魚的飛騰、跳躍、游弋、滑翔等多種姿勢糅合進來,逐漸形成一套健身養性的少林拳的雛形。經過歷代僧人不斷倣傚、補充,又吸收民間武術的精華,便形成了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少林拳術。
  
一進入少林寺,那宏偉的古建築群、歷代的名家書法碑刻和各種不同姿勢的佛像,令人目不暇接。走進了千佛殿,殿中氣勢磅礡的300多平方米的巨型彩繪壁畫——五百羅漢朝毗盧,以水、風、雲、山林為背景,清晰有緻而又渾然一體,色調朱、黑,十分和諧。畫中人物,描寫得細膩傳神,栩栩如生。這樣大面積的壁畫,在中國是首屈一指,如今已經是稀世珍寶了。殿中地面上有許多陷坑,俗稱腳窩,是當時寺僧練習震腳時留下的。
  
在白衣殿,供奉的是白衣大士的銅像,殿內的壁畫也是別具一格。後殿北端兩組畫的內容一幅是古洛陽城外,十三個和尚保衛著唐王李世民正騎著馬東逃,後面一隊兵從城中追出;另一幅畫的是十三個和尚生擒鄭將王仁則的故事。後壁南端壁畫是「少林和尚緊那羅御紅巾」的片段。北壁和南壁繪製著「少林拳譜」,拳譜中繪製了許多徒手和持械的練武僧人。
  
自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少林和尚曾多次出征立功。元朝福裕和尚因功封為晉國公;明朝小山和尚三次征邊,皇室為他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桿和石獅;明代少林武僧抗擊日本倭寇保衛中國東南沿海。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稀有」,少林拳法為世人所稱讚,雖然沒有專門的著述及拳法的內容,但是從一些雜記的隻言片語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痕跡的。少林拳法內容樸實、拳路廣泛、流傳民間的很多,如:大紅拳、小紅拳、羅漢拳、梅花拳、七星拳、長拳、金剛拳、羅漢十八手、八步連環等等。
 
少林和尚在器械操練方面,也是稱雄於世。許多為少林寺立功的僧人,都是使用的棍法。少林寺內,「十八般兵器」樣樣都有。現在在《羅漢練武圖》中仍然繪著雙刀對槍、三節棍對槍……,以及徒手對打等攻守格拒、龍騰虎躍的景象。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武夷虎嘯巖 「極目皆圖畫」
文化旅遊:武夷「三仰峰」
敦煌西千佛洞壁畫藝術
青海藏地的神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