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偶像–哈佛女孩劉亦婷再遭質疑

人氣 173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1998年,成都女孩劉亦婷同時收到美國四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其父母出書講述孩子成功地經驗,書一出版,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劉亦婷,已成為許多中國家長心目中的偶像,教育的偶像。

《哈佛女孩》屢遭質疑

據外灘畫報7日報導,1998年,十八歲的成都女孩劉亦婷,同時收到美國四所名校──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爾斯利學院和蒙特豪裡尤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2000年,其父母張欣武、劉衛華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該書甫一出版,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已發行200萬冊。2004年初,他們又出版了堪稱續集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一時間,劉亦婷已成為許多中國家長心目中的偶像,教育的偶像。

2004年 11月,一本意圖打破「哈佛女孩」神話的圖書──《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劉亦婷」真相》(簡稱「《真相》」)──闖入書市,對「劉亦婷模式」進行全面質疑。該書的面市,讓「哈佛女孩」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真相》作者蕭愚介紹,兩年前,他開始關注《哈佛女孩》這本書。他結合自己的實際,漸漸發現,用一個模板來教育孩子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如果都用類似的『鐵人計劃』培養,會釀成很多悲劇。」「試卷考不到的,社會一定會考到。急功近利的學習者固然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長久看來,他們終會受到社會的懲罰。」

《哈佛女孩》遭受質疑,已不是第一次。

早在2001年12月,有關專家就曾撰文指出,儘管該書提到的家長有一些成功經驗。但經驗畢竟不是規律,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指望把某個家庭培養孩子的做法和經驗作為「萬應靈藥」或「絕招」,生搬硬套到每個家庭,「照著葫蘆畫瓢」,大多數家長是要失望的。

文章稱劉亦婷進哈佛靠關係?

在《真相》中,蕭愚對劉亦婷進入哈佛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書中認為,劉亦婷充分利用哈佛大學招收中國學生時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缺陷進入哈佛,根本不是綜合素質教育的結果。

蕭愚告訴記者,劉亦婷當年一共申請了11所大學,被其中4所大學錄取,被7所大學拒絕。錄取她的這四所大學中恰恰有兩所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威爾斯利學院)是其推薦人拉瑞建議劉亦婷申請的。拉瑞曾明確告訴過劉亦婷,他以前曾推薦過兩名學生,都成功了,並稱他的推薦在學校方面應該有點信用。

據蕭愚介紹,拉瑞是專門從事中美教育交流的美國人,在劉亦婷還在讀中學時曾帶劉亦婷去美國參加交流活動。拉瑞對劉亦婷表現出格外的欣賞,建議劉亦婷申請美國大學。並且拉瑞親自為劉亦婷找到了哈佛大學面試她的人,作者對這種面試能否公正表示質疑。但劉亦婷的母親則否認稱,哈佛本科招生是由招生委員會集體投票決定,沒有任何人享有特權。

質問「素質教育」

在《哈佛女孩》第一部,有這樣一個副標題:素質教育紀實。

那麼,劉亦婷的成才之路,是素質教育嗎?在《真相》中,蕭愚對此表示否定:劉亦婷的學習方法不僅根本談不上先進,而且是完完全全落後和過時的。並且稱書中充滿了以偏概全、自我表揚、牽強附會、按圖索驥、堆砌神壇等諸多問題。

「我分明看到,『劉亦婷培養模式』根本就不是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蕭愚告訴《外灘畫報》說,「劉亦婷的培養模式完全是反素質教育的,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偽素質教育』。」

劉亦婷的母親劉衛華認為,《真相》作者以臆想代替事實,根本不採訪當事人,就憑空捏造劉亦婷是靠推薦人拉瑞的「人脈關係」進的哈佛。再在此基礎上扣上「劉亦婷平庸,是應試教育典型」的嚇人帽子,對劉亦婷在哈佛大學各方面的出色表現,《真相》作者更是故意避而不談。」

專家評判

一個認為自己是素質教育,一個堅決予以否認。帶著這個問題外灘畫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哈佛女孩劉亦婷》《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我看了,基本上是應試教育的東西,看不出來是素質教育…現在升學難,許多家長想為自己孩子尋找終南捷徑。《哈佛女孩》、《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正是迎合了家長們對『哈佛』兩個字的迷信。」北師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趙忠心說。

「目前市面上對子女教育的書籍,起誤導作用的非常多。」中國教育協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家庭教育雜誌社社長趙剛教授表達了類似觀點,「都是找到一個成功經驗,就忙著推而廣之。而家庭教育,一般都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我一向反對炒作劉亦婷。即使劉亦婷是天才,也還是不可複製的。炒作該事件沒有意義。」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東平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校園黑金 檢舉快易通
台央行出手 台幣劇貶2.1角
新西蘭第二位華裔議員來自北京
大陸人士「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八評共產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