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翁金珠 打造彰化花田城市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日訊】圖:自由時報記者吳為恭攝

記者吳為恭╱專訪

在彰化縣溪州鄉舉行的台灣花卉博覽會,新年期間吸引了五十五萬遊客入園,熱烈的場面讓彰化縣政府喜出望外,不過,批評花博會的聲浪卻也擠爆縣府網站留言版,讓主辦這場博覽會的縣長翁金珠成為外界矚目的人物。

儘管外界議論紛紛,翁金珠充滿自信地表示,她要營造彰化縣成為「花田城市」的夢想,一定會繼續,誓言要讓彰化縣成為花卉的故鄉!

縣府網站上這幾天湧進不少民眾不假辭色的批評,猛批花博會附近交通打結、會場餐飲太貴、餐飲是冷食等;還有人直言花博會是彰化人的恥辱。排山倒海的反應,讓主辦的縣府壓力沈重。

一向自信過人的翁金珠並沒有放任這種批評,她要求營運團隊轉告花博會場的森餐廳立即改善,否則不惜解約,展現出她重視民意的一面;森餐廳也已從一月廿九日開始,調降餐飲價格,提供熱食,縣府並責由衛生單位加強檢測。並增設流動廁所及交通指揮警力。

到了一月三十一日,縣府網站開始出現不少鼓勵及肯定花博會的聲音,翁金珠才笑得開懷。她說,執政者的作為民眾都看在眼裡,只要勇於接受批評並願意改善,民眾還是會給予肯定的。

至於為何不像外縣市朝高科技發展,而獨鍾花卉呢?翁金珠侃侃而談地說,彰化縣是農業縣,農業人口占了五十幾萬人,花卉產業種植面積高達四千七百公頃,占了全國的四十七%,可說是花卉的故鄉。

翁金珠指出,根據彰化的產業特性,如果硬要爭取高科技產業進駐豈不緣木求魚?何不善用產業現況,鎖定花卉產業為主題,一步步打響彰化花卉名號,再進一步將彰化花卉推上國際舞台。

她說,在花博會褒貶互見的聲音中,至少彰化花卉已經行銷出去,打開知名度,國人也都知道,逛完花博會,可到田尾鄉公路花園買花,這種效應與日俱增,田尾花農應會漸漸感受到。

翁金珠表示,花博會是建構彰化國家花卉園區五年計畫的開端,以花博會打開知名度後,未來四年,中央補助每年二億至二點五億元的經費,縣府還將設立花卉生產專區、花卉物流中心及花卉生物科技中心,除將彰化營造成花海外,同時提升花卉品質,一定會逐步朝著她「花田城市」的願景邁進。

翁金珠進一步指出,縣府也和外貿協會合作,在國外尋找據點推銷彰化花卉,國內外雙管齊下,讓彰化花卉不只是過年、情人節等節日的必備品,而是每天增加生活情趣的日用品,如此一來,訂單穩定,花農的收益一定會穩定。

她還表示,花博會踏出第一步後,帶動的不只是花卉產業,也帶動了觀光產業,不少縣內景點也會受益,如此一來,連同這兩年成果漸豐的工商產業,三大產業合一發展的彰化縣,家戶年所得將會日漸提高。

對於工商產業發展的政績,翁金珠提出數據表示,這兩年來縣府致力於彰濱工業區招商,招商數從九十年的八家,提升到這兩年來的一百一十家,成為全國招商第一名的工業區,更讓失業率降到去年第四季的四點三%,僅次於新竹縣,是全國失業率第二低的縣市,遠低於全國平均的四點七%,家戶年所得則從八十六年的七十多萬元,躍升到去年的九十七萬元。

翁金珠對本土文化的扎根工作也格外重視,她認為在這方面的政績也最能引起縣民共鳴,縣內已有二百多個社區投入總體營造,她還推動五百八十八個村里寫「村史」,將歷史文化的傳承向下扎根到最底層,還推動各國中小設校史館。

翁金珠說,本土文化要延續不絕,才能潛移默化人民熱愛台灣。她的兒子劉學軒在推廣本土文化方面就和她很像,劉學軒以台灣原住民生活歌謠為素材創作的「鄒族之歌」,曾由教育部實驗國樂團到歐洲巡迴演出;翁金珠談及此事,就不禁露出滿意的微笑。

翁金珠從國中音樂教師到成為一縣之長,她始終喜歡畫畫,從她畫出的美麗花朵中,隱約可看到她「花田城市」的希望,也看到她重視文化的風格。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