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民族藝術-中國版畫

   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中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鹹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捲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鹹通」本早約百年。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中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內容題材以宗教經捲為主。

   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捲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的「平話」 刻本是中國連環版畫的前身。

   明清兩朝是中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在許許多多文人、書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宗教版畫在明代達到頂點,欣賞性的版畫也在明代大大興起。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一時佳作如雪,不勝枚舉。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也是版畫各個藝術流派的興盛期。以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於民間工匠,鐫刻質樸。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戲曲小說為主。或粗獷豪放,或工雅秀麗,風采迥異。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題材開闊,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在中國文化史上更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儘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

  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