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藝術-皮影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皮影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劇戲之一。它是藉助燈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屏幕上,由藝人們在幕後操縱影人,拌以音樂和歌唱,演出一幕幕妙趣橫生的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已約有一千年的歷史。據說元代曾傳到西亞,並遠及歐洲。
  
各皮影劇種不只流傳形式、音樂唱腔不同,操縱技術都各有特點。如「陝北碗碗腔」主要流行於綏德、米脂一帶,流行過程中吸收同州梆子和晉劇的音樂,形成其獨具的特色,傳統劇目以文武兼備的神話劇為主,取材《西遊記》、《封神演義》的連台本戲,能以皮影戲獨有的特技,表現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深受民眾喜愛。其曲調輕快、健康、活潑。陝西皮影不僅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影人的雕鏤技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潮州人喜好影戲,影戲有職業班社,更多的是半農半藝或農民農閑時組合的業餘班社。舉辦民間年節喜慶或迎神賽會,便聘請影戲班社演出,幾乎村村鄉鄉都演過影戲。
  
潮州紙影戲有三類:一是「活燈」,又稱「走馬燈」。用竹和紙製成中空的圓柱,內裝一紙輪,粘紙剪成的人馬,點燭起焰,輪自轉。劇目有《嫦娥奔月》、《大鬧天宮》等。二是白竹紙影,也叫抽皮猴。藝人持紙影、燈光照影投於白紙框內。用本地方言演唱潮劇或白字戲的劇目。三是陽窗紙影,就是捅破了紙影窗,是向木偶戲過渡的一種形式。
  
唐山皮影,又稱樂亭影或灤州影,清末至民初得到蓬勃發展。樂亭縣是個不足百里的小縣,當年興盛時,影戲班有三十多個。後來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