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最新調查指出,目前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呈現「普遍脆弱、局部改善、短期改善、長期惡化」的特徵,這種生態環境將阻礙西部地區的發展。

新華社報導,生態專家說,西部地區地處中國的江河發源區及上游,對中國其他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據統計,中國西部地區十二個省、區、市的面積超過六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四億,分別佔中國陸地面積近百分之七十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八。

調查顯示,西部地區是中國自然生態的極端脆弱的地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土壤鹽漬化等現象嚴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積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西北地區水資源日益短缺、水環境日益惡化,沙塵暴、滑坡、土石流等災害不斷發生。

中國大陸西北地區屬資源性缺水,年人均水資源量為一千七百八十一立方公尺,遠低於大陸人均水資源量兩千兩百立方公尺。西南地區則屬工程性缺水,山區和丘陵佔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很大。西北地區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使水資源更為短缺。

西北乾旱區有塔里木河、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等四條內陸河,沿河兩岸形成連續不斷、寬窄不一的荒漠河岸植被帶,是乾旱區的綠色走廊和生態屏障。

目前這些河流因缺水趨於衰敗,荒漠化和沙化現象十分嚴重。報導說,最近五年中國荒漠化面積擴大五萬兩千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土地面積每年淨增三千四百三十六平方公里,土地退化面積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青康藏高原近年來荒漠化速度加快,荒漠化跡象十分明顯,黃河源流區大量濕地和湖泊消失。

相關新聞
黃河入海口生態環境品質差生物數量銳減
澎湖風櫃海岸獲選為復育示範地
菊島海鮮節六月盛大推出
台灣大學杜鵑花節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