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歐盟東擴 捷克等中東歐十國兼具商機與挑戰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四日電)被西歐各國稱為「狂野的東方」的捷克等中東歐十國,即將在五月一日正式納入歐盟,使歐盟成為總人口四億五千萬人的單一市場。更大的市場代表更多的商機,但因貧富差距與長久以來政治體制的不同,也需要更多的調整與磨合,台商前進中東歐十國,除了商機外,也要面臨許多挑戰。

歐盟將在今年五月一日起,正式納入捷克、匈牙利 、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塞普路斯、馬爾他等中、東歐十國,使歐盟 從目前十五個會員國,總人口數三億七千萬人的市場規 模擴大為二十五個會員國,總人口數達四億五千萬人的消費市場,整體GDP將高達十兆四千億美元 (以2001 年為基準),貿易額將達到四兆八千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經濟部投資處表示,中東歐十國納入歐盟體系後, 將會為歐盟原有會員國帶來一百億歐元的直接利益。但 對歐盟體系以外的國家來說,歐盟版圖擴大,代表貿易 壁壘的範圍也隨之擴大,中東歐十國以其優良工業基礎 與低廉的工資,勢必對其他非歐盟國家產生替代作用, 「非歐盟國家不得不考慮以投資歐盟國家方式爭取市場 」。

若投資歐盟國家成為企業爭取歐盟市場必須要慎重 考慮的事,則投資中東歐十國將是較划算的選擇,而早 在數年前,台灣的光寶、大眾、鴻海、華碩、大同、宏 碁、國巨及東亞等公司也相繼在捷克、匈牙利、波蘭等 國投資,目前已漸形成聚落效應,而這些工廠在五月一 日之後,就被視為歐盟境內的工廠,產品可自由流通在 歐盟二十五國。

雖然此次納入歐盟的中東歐國家共有十國,但目前 台灣產業中意的投資地點主要仍著眼於捷克、匈牙利、 波蘭與斯洛伐克,但中東歐暨獨立國協經貿協會副理事 長孫正大對於投資新興市場卻有獨到的看法。

孫正大表示,所謂的新興市場,就是原本是封閉但 即將開放的,前往當地拓銷或投資均有很大的風險,不 過若投資佈局正確,就可獲得巨大利益,「腳步慢的只 能賺差價」,他建議廠商投資不要一窩蜂,依自己的情 況審慎評估後才進行投資,「要切記經營風險都在自己 口袋裡」。

孫正大也指出,新興市場有許多非常規的經營風險 ,加上人治色彩濃厚,中小企業廠商投資不能只看表面 與紙上談兵,「一定要拎著皮包走進去」,親自了解當 地民情後才來談投資,而且投資的前提一定要是「已在 別的市場站穩腳步」。

甫來台灣採購衛浴及家用品的法國 Nature et Decouvertes 連鎖超市集團採購經理 Jean-Jacques Martin 表示,以法國來說,法國人自豪於能採購歐洲 製品,但勞力成本高,使得歐洲製品價格居高不下缺乏 競爭力,他承認中東歐十國加入歐盟可能會改善這種情 形,不過也認為龐大的補助款可能會影響歐盟整體發展 。

經濟部國貿局則指出,在中東歐十國加入歐盟後, 在行政、貿易法規、環保、治安及人權方面均會持續改 善,各項經貿措施也會更趨透明,有意投資的廠商可更 精確的控管經營風險。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中東歐十國的各項獎勵投資 規定也將被取消,而產品規格也必須提升至符合歐盟規 定,勞工與土地成本等也隨之上漲,品牌戰爭也會愈趨 激烈,這些都是廠商投資中東歐時可能面臨的挑戰,廠 商在投資前應注意歐盟相關貿易法規與其他規定,避免 錯誤投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