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耶穌復活教堂 (聖滴血教堂)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訊】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如果漫步在市中心的涅瓦大街﹐經過格裡巴耶達瓦小運河(原名葉卡捷琳娜運河)的時候﹐沒有人會不被右側一座色彩華麗而不失典雅﹐宏偉高聳又錯落有致的建築所吸引﹐這就是耶穌復活教堂﹐也被稱為聖滴血教堂。

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1881年3月1日﹐亞歷三大二世在葉卡捷琳娜運河(現為格裡巴耶達瓦運河)被革命激進分子用炸彈殺害而建﹐教堂就在這一恐怖事件發生的地方建起來的﹐這是革命激進分子對亞歷山大二世進行的第七次暗殺行動。

有俄羅斯歷史學家表示﹐已經在1881年1月份提交了有關國會應從民間選舉代表草案的亞歷山大二世被革命者殺害﹐阻斷了俄羅斯向法制化統治方向發展的嘗試﹐改寫了俄羅斯﹑甚至整個世界的歷史。果然﹐繼位的亞歷山大三世明確提出了源于尼古拉一世時期的“獨裁專制”﹑“信奉東正教”﹑“發揚民族主義”等口號。

為了將位於河邊的亞歷山大二世被害地點置于教堂內﹐教堂的一部份伸進了葉卡捷琳娜運河﹐這給教堂的修建帶了巨大的困難。

教堂由建築師帕蘭建于1883年-1907年﹐建築師帕蘭依據當時的設計要求﹐以莫斯科紅場的瓦西裡昇天教堂為藍本﹐成功的建造了這座具有俄國獨特風格的“ 洋蔥頭式 ”的教堂。建築師用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完成了整個教堂的建築及細緻的裝飾。由於教堂的建築和裝飾工程的龐大﹐當時不僅許多俄國的建築師參與建築﹐同時還有許多外國的工匠師和藝術家們參與了教堂的裝飾工程。教堂高達79.8米。教堂內懸掛一個由芬蘭製造﹐重1100普特(俄國舊重量單位﹐1普特=16.38公斤)的大鐘。

耶穌復活教堂 (聖滴血教堂)聞名于世﹐還因為它是世界上建築內外馬賽克鑲嵌畫面積最大﹑工藝和技術一流的建築之一﹐馬賽克作品“耶穌從聖殿趕走商販”﹑“下到地獄邊緣”和“聖餐”等都是傳世的馬賽克作品珍品。

教堂的外部牆壁是用瓷磚和上釉的異型磚塊以及陶磚鑲嵌而成。在牆壁上有用馬賽克鑲嵌而成的聖像畫以及基督傳福音的情景。教堂的圓頂涂了一層瓷漆﹐所以看上去五光十色。教堂的內部運用了大量的意大利不同色調的大理石和俄國特有的一種珍貴的石頭作為裝飾。

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這座教堂一段戲劇性的歷史。它作為一個文化建築﹐于1930年以實用為目地作為國家倉庫和菜窖。1970年這座教堂又成為了“聖伊薩教堂 ”博物館的分部。現在教堂已成為國家紀念-博物館﹐每年來這裡參觀的遊客們絡繹不絕。

這座被馬賽克和陶瓷裝飾得絢麗多彩的教堂並不像其他傳統的彼得堡建築﹐被稱為十九世紀俄羅斯建築的典範。至今﹐教堂仍以自己獨特而神奇的風格使得人們流連忘返。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揹十字架傳福音 神父全台走透透
鮑彤:我和趙紫陽的處境
俄羅斯復活節 最受歡迎遊戲為玩蛋
俄羅斯復活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