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傅國湧:「欽差」治國可以休矣

傅國湧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中國目前的經濟投資過熱已成為一個世所矚目的焦點問題。《瞭望東方週刊》不久前披露,截止4月底,北京已先後向十幾個「投資過熱問題尤其嚴重的省份」悄悄派出了「調控欽差」,試圖扼制地方好大喜功、拚命追求看得見的政績所導致的這一勢頭。《報刊文摘》5月21日摘引這條消息時用的大標題就是《中央派出「調控欽差」嚴查「有令不行」》。即使在帝制時代,皇帝慾以一人、一家之力治天下也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在朝廷要借手文武百官,在地方也要通過封疆大吏到七品芝麻官實現垂拱而治,這些大小官吏充其量不過是一家一姓的家奴,是為家天下服務、賣命的。但是如何保證他們始終如一地聽命、效忠於皇帝,對老百姓實行「有節制的剝削,可持續的掠奪」,而不是處心積慮搾乾百姓的油水,竭澤而漁,乃至中飽私囊、貪得無厭,皇帝有很多的招術、手段,其中一個就是向各地派「欽差」,或明查,或暗訪,其目的就是要確保帝王的聖意得到真正的貫徹,從而長保皇權的穩固,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統治下去。

中國的舊戲舞台上,除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欽差」也是人們所熟悉的。一想起「欽差」這個詞,我們就彷彿回到了那個呼啦啦一片「萬歲」聲,以及一片膝蓋落地聲,自然而然地想起帝王無限權力之下欽差狐假「龍」威的那種威勢。這條消息讓我感到「欽差」這個名詞並未過去,意味著中國還沒有最終擺脫王朝政治的夢魘,走出千年相沿的根深蒂固的人治傳統。我同時產生一個疑問,依靠「欽差」治天下的舊招術還行得通嗎?中國現在的許多問題都是積重難返,決不是臨時抱佛腳、派幾個「調控欽差」就能解決的。這一點即使作為官方喉舌的《瞭望東方週刊》也非常清楚,眼下的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像一塊「蹺蹺板」,摁下這頭蹺起那頭,派遣「調控欽差」不過是治標之舉,真正的治本之策,還是要在經濟改革的同時推行政治改革,從制度層面入手,以相應的機制來保證中國經濟較為長期的平穩發展。如何才能讓那些「膽大包天」、「我行我素」、欺上瞞下、陽奉陰違的地方政府懂得有所忌憚而不敢妄為?這不是空降的「欽差」所能回答的。根本的辦法就是官員的權力要受到有效的約束,無論其權力的授予、行使還是罷免,都要有明確的程序、規則,無論是人大這樣的機構還是普通公民都可以通過透明的制度安排加以監督。否則權力暗中授受、沒有公開的遊戲規則,掌權者不濫用權力、為所慾為才是不正常的。派再多的「欽差」也沒有用,「欽差」畢竟也是人,哪怕人品高尚、恪盡職守也回天無力。

即便派「欽差」之舉在一定時期內達到了治標的效果,這個成本未免也太高了,中國畢竟不能永遠徘徊在前現代的暗夜中,不能老是用帝王時代的舊術治天下,從來就沒有一個王朝能靠「欽差」保持長治久安的。那些強盛一時的王朝都已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下化為了灰燼「欽差」的時代注定了要成為過去,何不及早放棄治標之舉、選擇治本之策,儘快將迫在眉睫的政治改革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無論是說「政治文明」也好,提倡「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也好,歸根結底都是要實行政治改革,把「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條文落實到制度安排上,將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置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約束之下,把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還給公民。一旦實現了還政於民,公民可以無條件地享有憲法上規定的那些權利,就不需要到處派甚麼「調控欽差」,也用不著對「有令不行」者痛下甚麼「殺手」了,這是成本最輕、代價最小的一條途徑,是中國無法迴避的改革之路。偌大的中國不能老是停留在「欽差」治國的舊時代,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皇帝靠不住,那麼口含天憲、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靠得住嗎?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傅國湧:這個樣子的龍應台何時下課?
【專欄】傅國湧:“憲法人牆”擋得住強制拆遷嗎?
傅國湧:“中國文明”能“整合全球”嗎?
【專欄】傅國湧:知識份子戴晴之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