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分析五四運動及其影響(1)

人氣 224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北京報導) 85年前的五月,北京發生了一場對中國有深遠影響的示威,也因此推動了知識分子和青年帶頭髮起的新文化運動。 *巴黎和會決定震怒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抗德國的戰勝國1919年在巴黎開會,當時中國也曾對德國宣戰,戰後中國要求巴黎和會接受中國提出的議案,廢除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的21條喪權條約、德國在山東半島和青島的租借權益歸還給中國。可是,巴黎和會卻決定把德國在青島的勢力範圍轉交給日本。這個消息傳來後,中國舉國驚憤,北京大學學生號召北京各高校學生,五月四號星期天聚集天安門,舉行示威,反對在巴黎和會上籤字,反對外交失敗的北洋政府。

*各地青年學生群眾支持*

對五四運動有數十年研究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指出,五月四日北京學生抗議遊行的消息傳開之後,受到了全國各地青年學生和群眾的支持和同情,就此掀起了一場橫掃中國的愛國運動。

嚴家炎教授說:“這個五四本身就是在1919年發生的時候一個愛國運動,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來說,從來沒有這樣的千千萬萬的群眾、學生和後來是發展到工商業都參加的這樣的一個反對軍閥政府賣國的這樣一個運動,這個行動起了巨大的作用。”

*新青年高呼科學和民主*

五四運動發生之前的雜誌《新青年》高呼兩大口號:德先生和賽先生。所謂的德先生,也就是英文里民主的意思,而中文當時翻譯為“德謨克拉西”。而賽先生也就是英文裡科學的意思,中文當時翻譯為“賽因斯”。因為五四運動,知識分子和青年人更意識到在思想上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造。他們的愛國熱情不只是反對軍閥,反對帝國主義;他們要的是改造中國,改造中國的社會,要奮發圖強,迎頭趕上西方現代文明。後來也成為一個呼籲社會[改革自新]的新文化運動。

嚴教授說:“在五四之前的三四年時間裡面,1919年之前的三四年時間的裡面,中國已經有一個新文化運動。這個也就是思想的啟蒙的運動。這個新文化運動實際上是以倡導民主、倡導科學、倡導文學革命也就是白話文,白話文學這樣的一個運動。這個運動可以說先是為五四,從思想上面為五四的愛國運動做了準備。這個關係很大。這個提倡民主、科學,所謂的德先生、賽先生這個文學革命,實際上是從思想上、文化方面為中國的現代化開闢了道路。”

*中國現代化發展艱巨漫長*

要達到這兩個口號的目標是要經過一段艱巨漫長的道路。在當時的社會,北洋軍閥當政,新舊思想交替和掙扎,還有就是鄰國日本逐步侵犯中國權益,阻擾了中國現代化的發展。

北大的嚴教授說:“但是民主科學的實現這種目標那要一個很長時間的過程,中間會有曲折、會有反覆,會有這樣的問題,有的時候還需要付出這個代價,不但因為舊勢力在阻撓、反抗。比如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和一些相關的比較保守的那樣勢力反對和反抗,還有國外,象日本這樣的軍國主義,當時是虎視耽耽的。可以說一再的阻撓,用侵略戰爭不斷地打斷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那麼連曾經是革命隊伍當中的一些人物,也可能接受封建專制的舊思想的影響,而自覺不知覺地奉行某種政治的專制主義、文化專制主義這樣一些東西。”

五四運動提出了響亮的口號,同時也受到了一些批評。在下篇報導裡,我們看看高喊“民主與科學”的五四在推行上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知名經濟學者因言論受壓 自我禁言引熱議
中共急於去庫存 媒體人:有部門已揭不開鍋
問界M9新車交付現場出故障 車主退車被拒
涉嫌再保險詐欺 中國建行在美國被起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