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防部︰中國擴武台灣亟需反制能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0日訊】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八日報導〕美國國防部今天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在連續二十年的驚人經濟成長,成功的外交和解放軍軍力的穩定改善之後,兩岸的平衡逐漸轉向對中國有利,中國近來種種的聲明和舉動,顯示中國以武力達成統一的意願增強,包括使用核武的脅迫性軍事戰略。

 美國國防部指出,中國公佈的二○○四年國防預算約二百五十億美元,比去年增加十一‧六%。然而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國在二○○三年實際的國防支出就高達五百至七百億美元,使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俄羅斯的第三大國防支出國。

 美國一向認為中國公佈的國防預算數字偏低,看不出對台灣的實際威脅,這份報告則從中國穩定向上的經濟成長率等參考數據,估計中國實際的國防支出至少是帳面數字的二至三倍,亞洲第二名的軍事支出國是日本。

 報告指出,中國的對台軍事選項端視其資源上的挑戰,還有台灣相對的弱點。台北在外交上的孤立導致台灣與全球的軍事專業及科技脫節,陸軍與海、空軍的比例是二比一比一。台灣仍缺乏專業士官、飛官短缺,訓練方式也很保守。

 不過台灣的年度國防預算仍是台灣改善國防缺失主要的指標,在中國陸、海、空軍快速現代化,台灣亟需建立反制能力的情況下,台灣國防預算在過去十年仍不斷下降,台灣的武器採購和部隊精進計畫未來需要更多預算。

 台灣的軍事挑戰不是被北京打敗,而是內部對增加國防預算缺乏共識。如果軍事現代化成功,中國可以在預警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對台發動災難性攻擊,使外國援軍來不及部署、援助台灣。

 報告指出,台灣對國防預算缺乏共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台灣內部對兩岸經濟、軍事趨勢看法不同。由於台灣需要廉價勞力,中國又有無止盡的投資需求,兩岸經濟相互依賴的情況愈來愈深,數十萬在中國居住、工作的台灣人,可能希望避免兩岸任何可能的緊張情勢。

 美國國防部表示,中國脅迫或實際攻擊台灣的軍事選項已愈來愈多,中國最可能運用的策略,是以某種形式的武力快速瓦解台灣的國家意志,使美國不及介入,北京可能採用核武軍事戰略,但也可能以突然的暴力懲罰台灣,然後增加軍事壓力以使台灣領導人採取有利北京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國也可能對台灣政軍領導人採取「斷頭」策略。

中國為台海衝突作準備…〔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八日報導〕美國國防部二十八日送交國會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隨著陳水扁總統成功連任並決定推動修憲,中國中、短期的傳統武力現代化,已經將焦點放在台海的軍事準備,同時應付美軍介入的想定。

 國防部這份應國會立法要求每年公佈一次的報告指出,防止台灣進一步永久從中國分離,並確保台灣問題最終依中國條件解決,已經成為北京優先的安全顧慮,中國許多戰略家相信,台灣佔有重要地理位置,掌握台灣可以使中國海軍的防衛能力向外擴張,並控制區域內的海上交通,一旦台灣永久獨立,將限制中國海軍的投射能力,同時提供美國一個接近中國沿海經濟中心的據點。

 國防部報告說,中國近些年來對台灣問題產生緊迫感,特別是在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以及美國軍力的提升和對台的軍事協助,將強化台灣抵抗中國武力脅迫的能力。陳水扁今年三月再度連任,泛藍陣營的立場也被解讀為放棄統一為台灣未來不可避免的選擇。陳水扁的憲改時間表被中國某些評論家視為台獨時間表。

 因此,解放軍中、短期的傳統武力現代化,已將台海衝突視為焦點,同時包括美國介入的可能性。這些軍事想定包括中國取得海、空和飛彈系統的壓倒性優勢,擊潰台灣政軍領導人的抵抗意志,拖延或拉高美軍介入的代價。這些軍事現代化的目標是中國總體對台政治戰略的後盾,這個戰略基本上就是脅迫的,一方面使北京擁有可靠的對台軍事威脅;另方面以非軍事手段在外交上孤立台灣,迫使陳水扁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恢復談判。

 北京在選後的辯論在於是否放棄孤立陳水扁,而與台灣政經菁英打交道的策略,轉而採用一個胡蘿蔔與棍棒並用的策略。

 報告指出,雖然中國領導人重申傾向和平統一,但仍拒絕放棄武力犯台。中國領導人雖承認美國在亞洲的軍力可以提供穩定,但相信長期而言,美國仍是希望成為地緣戰略的主控國,圍堵中國力量的壯大。美日同盟的增強,日本在伊拉克戰爭中日增的軍事角色,以及美國決定在關島部署重轟炸機、巡弋飛彈及核子潛艦,都被視為這個戰略的延伸。因此,中國也相信美國發展飛彈防禦系統是要挑戰中國的核武嚇阻能力,最終用來保護台灣,北京領導人因此相信,美中為了台灣、南中國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愈來愈大。(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