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專訪】歐盟議員談歐洲大選

【大紀元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艾娃德國報導) 6月10日開始在歐盟25國進行的歐洲議會大選是5月1日歐盟東擴後的首次全民投票活動。此次大選被視為前東歐和西歐兩大陣營結束冷戰走向統一後的首次選舉。總部位於布魯塞爾和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呼籲3億5千萬歐洲選民參加五年一次的選舉,選出各國進入歐洲議會的議員。

選舉結果將於6月13日晚間出台,25國選民投票決定來自481個黨派的14670名候選人誰將入主歐洲議會。10個東歐國家的加盟使歐洲議會席位由5年前的626名上升到732名。

過去五年德國擁有歐洲議會的99個議員席位,是歐盟議員人數最多的國家。大選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德國基督教民主黨以半數以上的優勢壓倒執政黨社會民主黨,將成為此次歐洲大選德國選區的贏家。

大選前夕記者採訪了現任德國基督教民主黨歐盟議員麥克.加勒先生。

大紀元:基督教民主黨在此次歐盟選舉中推行何種政策?

加勒:此次歐盟選舉後馬上就要出台一項即將提到歐盟各國政府議事日程上來的法律,我們希望民眾支持由我們來制定此項法律。歐盟在25個成員國中具有行動與決定權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會促進歐盟新成員間的相互協調,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們將努力使那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走入良性循環,以使歐洲整體上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得以進步。

大紀元:很多西歐人擔心歐盟擴大後他們會失業,您認為歐盟擴大後德國的就業前景有何變化?

加勒:這種擔心,尤其是擔心歐盟新成員國的人來到德國尋找工作,是沒有理由的。所有數據和推測表明,大量的外國人湧進德國尋找工作的說法並不合理,比如說不可能每年25萬人從歐盟其他國家來德工作,其實只存在企業的自由流動,而不存在失業人員的自由流動。此外對於歐盟新成員國還存在七年的過渡時期,以防止出現他們一下子湧入德國的現象。

當然在某些領域我們確實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比如受季節影響的職業,收割蘆筍,採草莓,摘葡萄等,在這些領域沒有外來勞動力光靠德國人是根本就不夠的。尤其對於護理老年人這一行業來說,從歐盟其他國家招聘勝任的工作人員是及其重要的。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擔心有的企業會因為其他歐盟國家所謂的「降低稅收」而到國外發展。確實存在個別的此類現象,事實上早在歐盟擴大的前幾年這種現象就已經很普遍,為甚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之間的員工報酬相差很大。

然而隨著歐盟的擴大,近幾年來這個差距已經縮小,因為歐盟其他國家的員工報酬上漲幅度比我們大得多。而且由於歐盟擴大的本身要求他們在權利方面制定新的制度,所以他們要在建立比如環保,安全及勞動保護方面的標準上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就致使他們的員工報酬不像以前那麼低了,而且逐漸在向我們的標準靠近。

除此之外我們要看一看,是否存在所謂的「降低稅收」,因為他們的稅收比率是不變的,例如斯絡伐克只是將稅收重新組合,減少直接稅收中的所得稅和企業稅而增加間接稅中的增值稅和石油稅。因此不能說這些國家只是引進外國企業,而不顧自己國家的建設,從而還得到歐盟的支持。

大紀元:您估計再過多久歐盟所有國家才能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加勒:使歐盟所有國家都達到同一個生活水準不是歐盟的政治目標。我們的目標是使那些在生活水平在平均水準之下的國家趕上來。例如自西班牙加入歐盟以後,他用了18年的時間達到了平均水平。我估計歐盟新成員國會發展更快,10年後他們就會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大紀元:今年是六四事件15週年,您認為歐盟如何在與中國密切經濟合作的同時,也為改善其人權及新聞自由而努力?

加勒:我還清晰的記得15年前的那一天,當晚我在布魯塞爾通過BBC的實況報導看到了在北京發生了多麼殘忍的一幕。我們會永遠對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說,我們沒有忘記這一天。而且這一幕的發生的原因還沒有根除,就是不允許足夠範圍內施行民主政策的一黨專制。在經濟領域我們與中國合作融洽,中國人對經濟發展表現負責,現在他們應該逐漸的對自己國家的政治也負起責任來。

共產主義的理論在中國的社會實踐中實際上已經消失,現在的焦點在於政權掌握在誰的手中。我想如果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和社會政治方面做得好,那麼他們沒有理由害怕,因為在多黨制體系中他們也許也會被選為執政黨。

在人權問題上歐盟應該不僅與其進行法制對話,而且應該利用好每一次機會就此問題與之對話。我們也很願意和中方就我們在歐洲中部和東部的民主進步上的經驗進行大量的交流。

我們不想降低中國的身份,或者說這不是讓中國丟面子的問題,而是因為整個世界的趨勢是向民主方向發展的,而且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是支持民主的。中國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相反。

大紀元:感謝您在競選活動的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

加勒:不客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