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抑制與經濟成長孰重 歐銀升息左右為難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綜合報導)在全球經濟成長局面確立之際,各國央行的利率決策調整方向也逐漸明朗,獨有歐元區的升息前景仍是混沌一片。在歐元區經濟成長率落後其它主要經濟體情況下,對於是否追隨各國升息的腳步,抵抗通膨威脅,歐洲央行正陷入長考。

歐洲央行訂於7月1日集會討論利率決策,目前的指標利率水準仍為半世紀以來的低點2%。根據歐銀官員的最新談話來看,升息與否的最大變數,仍在於通貨膨脹率的走勢。

歐銀總裁特里謝週二受訪時表示,將對歐元區通貨膨脹的市場預期保持「警覺」,確保物價不致因而上漲,「否則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期將會增加,屆時終將導致通膨出現。」

今年的國際原油價格在中東局勢動盪之下步步高升,並在6月1日創下1990年10月以來的日中新高點39.12美元,已使歐元區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2002 年3月以來的最大年增幅2.5%。

此外,市場也已對歐元區通膨前景發出警訊,從目前的通膨連動債券殖利率來看,投資人對於未來8年的年度通膨率預估值,已在本月升至1999年使用歐元以來新高。

歐銀已將今年歐元區通貨膨脹率預估值,從去年12月初估的1.8%升至2.1%,高於該行訂定的上限2%。儘管如此,歐銀仍在6月3日決定維持指標利率不變,已是連續12個月未見調整,跌破眾多經濟家的眼鏡。

歐銀遲未升息的原因何在?事實上,歐元區各國政府一直是歐銀升息的阻力,義大利總理SilvioBerlusconi日前在全球八大工業國 (G-8)元首集會時兩度呼籲歐銀降息,刺激歐元區經濟成長。

Berlusconi對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的升值耿耿於懷,希望透過降息抑制過於強勢的歐元,甚至建議在必要時成立政治委員會指導歐銀的利率決策,企圖以政治干預拉抬出口成長的心態不言可喻。

雖然特里謝一再強調,該行的貨幣決策獨立自主,不受外來壓力影響,但歐元區經濟成長步履蹣跚,卻是不爭的事實。根據歐銀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將達1.7%,明年也僅有2.2%,均將遜於歐元區以外的全球經濟成長率5%。

因此,雖然美國聯準會已宣示漸進升息的步調,英國央行更已自去年11月以來四度升息,指標利率水準來到2年半的新高4.5%,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卻預估歐銀將等到2005年才會升息,近期甚至還有降息兩碼的空間,以避免歐元區經濟成長前景的風險擴大。

從市場面分析,今年12月到期的歐洲銀行同業拆款利率 (Euribor)3個月期利率期貨合約升至2.52%,4月初則為2.10%,相較於目前貨幣市場上的3個月期利率水準2.12%,顯示投資人逐漸看好歐元區指標利率在年底前走高。

美聯準會 (Fed)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六月底將決定是否升息,面對經濟成長與通膨數據的多空拉鋸,歐銀如何因應全球升息的大趨勢,恐怕仍得等到7月1日的集會決議才能見分曉。

相關新聞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房企德信中國遭勒令清盤 股價跌逾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