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高點不易 專家建議減碼

標籤:

【大紀元6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惠報導〕MSCI效應昨天突然甦醒,台股大漲172點,漲幅3.11%勇冠亞洲。市場也開始關切一旦月底美國如期升息,新興亞股還有沒有行情可期?對此專家表示,亞股今年能否再創高點,須視美股及中國降溫成效而定,隨著美股可望在第3季反攻,亞股7~8月也將啟動反彈行情,不過今年要再創高點並不容易,建議逢高減碼亞股。

ING彰銀安泰投信副總經理劉益銘表示,最近美國共同基金流向顯示熱錢從債券型基金流出,轉而停泊貨幣型基金,不敢前進股市,美國聯準會(Fed)如在6月底符合外界預期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不確定因素明朗化後,資金才可能再流入股市。

花旗集團資產管理台灣區零售營業總監陳家豪也表示,美股近期反覆打底、走的比較慢,待Fed升息後,加上第3季傳統上為企業支出旺季,企業盈餘雖因去年基期較高而可能出現趨緩跡象,但成長方向不變,美股高點可期,也將帶動亞股反彈。

劉益銘認為,7月初伊拉克臨時政府成立後,美國逐步撤出中東地區的可能性增加,對於降溫恐怖攻擊、穩定油價都有正面幫助,「美股今年高點離不遠了,估計美股全年應有10~15%漲幅可期」;但是美股能否順利帶動亞股,「溫氏效應」的檢驗將是關鍵。

富蘭克林投顧資深經理羅尤美指出,中國經濟降溫能否達到「軟著陸」,恐是亞股下半年走勢的重要觀察指標。

中國經濟降溫也是陳家豪對亞股持保留態度的最重要理由。他說:「亞股7~8月間可望受美股帶動反彈,但是溫氏效應至少要3~6個月才能評估,亞股通常是利多漲少、利空大跌,短期間要回到今年高點並不容易,建議投資人逢高減碼新興亞股比重。」

陳家豪指出,在MSCI全球指數中,亞洲比重僅3%(不含日本),新興市場為5%,不過國人海外投資的配置,有高達7~8成佈局在亞洲,投資人可趁下一波亞股回檔之際,減碼亞股部位,建立較為健康、穩健的投資組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降溫 無損亞股投資魅力
內外因素交攻 亞股全盤盡墨
對沖基金、共同基金求現 殺亞股
台國安基金進場  外資看法保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