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民俗民風:瑰麗的壯錦

壯錦是壯族的一種瑰麗工藝品,它與湘繡、蜀錦齊名,馳名中外。   

  

傳說壯錦是在宋代一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看到蜘蛛網上的露珠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異彩,從中得到啟示。她用五光十色的絲線為緯,原色細紗為經,精心紡織而成。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   

  

據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記載,壯錦當時出產於廣西左、右江,稱為「絲炎布」,其質「如中國線羅,上有遍地小方勝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到了明代,壯錦越來越流行,工藝也越來越精湛。明代萬曆年間,織有龍、鳳等花紋圖案的壯錦已成為皇帝的貢品。清初,織錦成為壯族婦女必學的一種手藝,同時也成了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裝飾品。   

  

壯錦色澤鮮艷,堅固耐用。傳統的壯錦既有幾何圖案,又有各種描繪花紋。常見的有「」字紋、水波紋、雲紋以及各種花草和動物圖像。在蝶戀花、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獅子滾球、躍馬向前等20多種圖像中,鳳的圖案在壯錦中獨佔鰲頭,「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鳳從錦中出」。這是由於壯族喜愛鳳凰,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壯錦花色品種多樣,用途廣泛,可用作床毯、被面 、圍裙、揹帶、腰帶、手提袋、挎包、頭巾、衣物裝飾等。今天,壯錦不僅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所喜愛,而且走出了國門,飛洋過海。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