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

【大紀元7月14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李泠絃整理)中國古代文人撫琴,除了音樂本身,其中更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

琴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撫琴者的內心世界。藉由撫琴,可以瞭解自己的情緒起伏,進而瞭解自己的優缺點;從外在撫琴時,姿勢與環境的改正,也影響內在心理的調整,久之便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許多古籍中提到琴德、樂教,也提到撫琴能修身養性等概念,如〈樂記〉中談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者;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樂者,心之動也,…樂終而德尊。」沒有親自體會過的人,難以瞭解古人說話的內涵,故而許多人認為古人講述內容過於形而上。

又如《紅樓夢》中有段黛玉話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上頭,或在林石裡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崖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

一個人養身不如養心,聽琴不如親自學琴,心靈深處的喜悅與滿足感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儒家對樂音講求中正和平,溫柔敦厚;認為應用德音、雅樂來教化人民。道家崇尚清微淡遠,瀟灑飄逸的意境,反映出老子「大音希聲」的思想,並以虛實相涵,使人能感受「絃外之音」與「趣外之趣」。

古琴中蘊含的瑰寶,遠超過音樂本身,撫琴的人必須將「琴道」與「琴德」放在心中自我要求。「澄其心」、「緩其度」、「遠其神」,方能達到寧靜致遠、心琴合一,與天地相和的境界。

報告人╱陳韻如(師範大學公訓系教育學碩士,現為台北縣海山高中教師)

示範演奏╱黃貞婷(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學生)

『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系列報導』──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