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法人信心逐漸恢復 債券型基金止血療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8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聯合投信事件在上週一爆發後,債券型基金受益人在「先跑先贏」考量下,引發龐大的贖回風潮,贖回金額可說逐日攀高,根據證期局、投信投顧公會的官方說法,累計上週總贖回金額約2000億元,而申購金額約700多億元,換言之,上週債券型基金總計失血1300-1400億元,單週金額高過6月整月份流失的1280億元。

 不過,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表示,上週五證期局、投信投顧公會對投資債券的法人進行道德勸說、人情關說,希望不要再砍出債券型基金,以及大型法人也有回場跡象觀察,預計本週贖回風暴可望逐漸平息。

 林弘立表示,經過信心喊話、甚至套交情之後,包括鴻海、中鋼等投資金額大、又具有指標意義的大型公司,已經了解情況並不是那麼糟,也已陸續撤回贖回的申請。

 另外,業界人士也表示,包括台塑、彩晶等上市櫃公司,還公告買進債券型基金;而且,據了解大型壽險公司也有買進動作,例如新光人壽近日合計買進達60億元。法人恢復信心,對於債券型基金這一波風暴,可望打下句點。

 目前債券型基金多提出基金規模的30-40%,作為流動準備,但在聯合投信3檔債券型基金「暫停申贖」後,不少債券型基金的流動準備立即提高到50%。

 投信公司表示,雖然此時為提高現金部位而出售債券,價格不會很理想,但為因應市場不理性的贖回壓力,仍必須這麼做。

 先前,面對外界詢問債券型基金贖回多少?投信公司的反應,從告知實際數字,到「今天贖回金額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已準妥200億元的流動準備」回答;到後來,市場傳出有2家投信公司也出現流動準備不足的消息下,多家投信公司紛紛以大股東堅強的背景來闢謠。

 事實上,國內43家投信公司,上週真的是在驚心動魄中度過。

 過去,投信公司多會提供媒體每週基金規模的增減金額,但現在有志一同的不再提供媒體資料,雖然有穩定市場秩序,但受益人及一般投資大眾的權益如何兼顧,顯然有待進一步思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