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通膨控制經濟才會明顯復甦

標籤:

【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二十2日電) 大華銀投顧表示,目前歐元區經濟當中的大國表現相對弱勢,尤其是法國,因此在未來財政政策受限的情況之下,欲靠政府拉抬經濟的力量相對縮小,甚至反而招來負面效應;但如果通貨膨脹能控制在一定範圍,並帶動內需,則會有較明顯的復甦。

大華銀投顧指出,歐元區今年6月份通貨膨脹率由5月的2.5%降至2.4%,但仍超過歐洲中央銀行設定的2%的控制目標。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燃油和香煙漲價是導致通脹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和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漲幅最大的是煙酒,為 8.4%;其次是醫療用品,為7.7%。

大華銀投顧表示,目前在歐元區12國中,6月份通脹率最高的是盧森堡,為3.8%。

芬蘭則最低,為-0.1%;在歐元區大國中,法國的通脹率由上月的 2.8%降到2.7%,德國由上月的2.1%降到1.9%,主因6月初以來油價從高位回落,通脹壓力稍有緩解,所以歐洲央行決定維持2%的主導利率不變。

針對歐盟各國在2003年秋對法德兩國超出歐盟財政赤字上限的做法,歐洲最高法院7月12日裁決,認為兩國均違反了歐盟為穩定歐元而制定的相關法規。

大華銀投顧指出,由於法國和德國連續3年突破了歐盟所設的財政赤字上限。

歐洲委員會曾經要求各財政部長對兩國的此一行為進行打擊。因此經過最高法院的裁決無疑給法國及德國未來在財政政策上更沒有空間。

近年來法國出口持續下滑,大華銀投顧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法國企業對經濟高成長地區投入不夠,以及不善於做產品宣傳等因素。

法國出口自2001年中期起就開始下滑,2003年位列世界第5,落後於德國、美國、日本和中國。

相關新聞
加國抗議伊朗匆匆審訊加記者被殺案
葛林斯潘:寬鬆貨幣政策漸無必要
經濟不穩定 兒女變負擔
ITIS:中國大陸區域經濟存有多項疑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