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審計風暴 究竟刮倒了誰?

陳勁松

標籤:

【大紀元7月28日訊】國家審計署刮起的審計風暴,已經持續一個月,被點名批評的中央部委,多達四十幾個。那麽,迄今,這場審計風暴,究竟刮倒了誰?

水利部是唯一“正面”回應審計報告的單位。該部承認長江堤防隱蔽工程等處存在弄虛作假、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違法分包等問題。該部部長聲稱:已查處幹部23名。然而,有人分析,在其他各部委全都保持緘默的情況下,水利部的“積極回應 ”,極可能是一種爭取時間、“丟卒保車”、“避重就輕”的策略。因爲,作爲“油水大戶”,水利部從上至下的貪官污吏,何止這區區23個無名小輩?

國家體育總局,對挪用國家奧會一億三千多萬元專項資金問題竭盡辯護。而且以“備戰奧運會”爲名,要求媒體“不要炒作”,以免“影響代表團工作、運動員士氣。 ”而在其背後,也有高官指示媒體,不要跟蹤體育總局挪用資金案。體育總局以備戰奧運會爲藉口,拒絕法治,不僅是人治的舊思維作祟,而且是“拉大旗做虎皮”的典型伎倆。

問題最嚴重的國家電力公司,與國家體育總局的反應如出一轍,宣稱:“正當國電全體員工緊張工作、應付電力短缺的多事之秋,國家審計署的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士氣。”國電公司的這一聲明,不僅“顧左右而言他”,而且反咬一口,倒打一耙。

至於其他部委,則一律保持沈默,對審計署的審計報告根本不予理會。迄今,沒有任何一個部委,按照法定程式,對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問題,申請“行政復議或訴訟。” 這一切,分明是對國家審計署工作與權威的全然藐視。

實際上,審計署隸屬國務院,與各部委平行,地位尷尬,要審查和監督各部委,並非易事。因此,有人建議:將審計署升格爲審計院,與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並列。 然而,當今中國,連司法、立法、行政三大權力各自分立而互相制衡的起碼功能都不具備,即便設立更高級別的審計院,又如何能解決問題?不過是更換招牌,換湯不換藥。

審計長李金華言之鑿鑿,不怕得罪人,誓把各權力部門翻個“底朝天”,然而,橫阻於面前的,卻是一個以人治爲核心的舊制度,縱使李金華有沖天之志,又如何能飛得出這一巨大的封建牢籠?隱含宮廷權力鬥爭的審計風暴,可能刮到幾個“替罪羊 ”,也可能誰也刮不倒。正所謂:撼山易,撼舊制度難!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北京對付台商 收買不成,狂言恐嚇
陳勁松:恐嚇臺商 下下策
陳勁松:周正毅獲輕判  衆怒難平
陳勁松:人心之毒  制度之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