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歷盡磨難迎接曙光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奧沙利文報導) 美國高科技中心硅谷四年來歷盡磨難。自2000年以來,許多以因特網為主的公司紛紛下馬,20多萬個高科技職位從硅谷消失。不過,分析人士說,黑暗似乎已經過去,硅谷開始見到曙光了。 從舊金山到聖荷塞的這段高科技走廊曾經歷過幾番大起大落。對很多人來說,網絡公司的垮台只不過是暫時的低潮。舊金山聯儲銀行的經濟學家瑪麗﹒達裡專門研究高科技領域。她說,最黑暗的時期已經結束了。達裡說:“經濟基礎實際上沒有惡化。我們在開發與科研以及專利方面上的資金投入保持不變。發明創造的勢頭不減當年。所以我們認為硅谷還會崛起。會成為下一個某種新發展的主力軍。”

達裡說,美國企業繼續在信息科技領域增加投資,信息產品的生產目前正在增加。最大的問題是信息產品中的哪一部份最有發展前途。硅谷多年來創造出來的產品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興起於三十年代*

這個地區的科技發展起源於1930年代。當時有兩個從附近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學生,一個叫比爾﹒休利特,另一個叫戴維﹒帕卡德。兩人在車庫裡開始做起了生意。他們白手起家的模式後來被許多人模仿。兩人推出他們的第一個發明—聲頻振盪器,賣給了迪斯尼公司。迪斯尼用這個產品來調試動畫片 1950年代,半導體硅片的問世使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發明成為現實,當地因此有了“硅谷”之稱,一個微電子科技中心從此誕生了。

到了1980年代,硅谷開始生產個人電腦和數據儲存硬盤,後來又著重軟件的開發。

*因特網歷史不過十年*

在硅谷經過摔打的風險投資人泰瑞﹒加內特說,高科技撞上了路障。但是現在已經恢復元氣了。他說:“在進入90年代初的時候,大家都在撓頭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好像一切都做過了,沒有什麼新的應用軟件了。然後呢?NETSCAPE應運而出,發展機會更大了。如果從NETSCAPE算起的話,整個因特網的歷史,不過才十年的時間。”

NETSCAPE是第一個得到廣泛使用的因特網流覽器,隨著它的研製成功,因特網時代誕生了。硅谷生機勃勃,人氣興旺,投資也源源不斷。網絡公司後來從高峰上崩潰下來,但是硅谷依然存在,並且孕育出許多新的生物技術公司,這些公司結合電子、醫藥和納米技術,進而創造出分子水平上的計算技術。

人們對寬帶通訊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也催生了其他一些公司。克里斯廷﹒赫克特是JUNIPER網絡公司的市場部副總裁,她的公司專門為通訊和網絡業生產路由器和轉換器。她說,JUNIPER公司正在發展壯大,而其他的公司則在竭力掙扎。她說:“這涉及到具體公司的健康狀況。有些公司會走出低谷,一些公司已經壯大起來了。他們的一些產品可以說恰逢天時、地利、人合。他們可以像我們一樣利用這樣的優勢,一個季度又一個季度的穩步發展。”

*業務移往海外引起不同反應*

JUNIPER網絡公司是硅谷地區許多公司的典型,它的製造環節都在美國境外,比如加拿大、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它在印度有軟件中心。別處新興的高科技中心傷害了硅谷員工的利益。上萬的員工被迫離開硅谷,或者改了行。但是,代表硅谷最大的200家公司的“硅谷製造業組織”的卡爾﹒佳迪諾卻為產品外包和利用外國的人力資源進行辯護。他說:“這是個全球市場,因此,理所當然的,你的設施和人員會遍布在全球各地,為客戶提供服務,你有滿足補給方面的需求,利用各地市場的供應環節、原材料和資源。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發展。”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樣的說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就對美國公司把業務移往海外的做法提出了批評。

加州的州參議員菲格雷多推出一項議案,爭取確保送到海外處理的個人數據能夠得到保密。

萊斯麗﹒加文的TechNet是由高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結成的跨越黨派的網絡組織。她說,許多政界人士都有同樣的顧慮。她說:“他們關心離岸外包的問題。他們擔心國際競爭會使本地區損失就業機會。所以,對所有的立法人員來說,歸根結底的問題是,這一切會給本選區的民眾帶來什麼影響。”

加文說,政界人士和那些希望硅谷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產業中保持龍頭地位的高科技主管們,有著同樣的擔心。

*新生機將突然降臨*

《聖荷塞信使報》的專欄作家丹﹒格爾默十分關注高科技領域。他說,硅谷人經歷了盛世,也走過了衰世,他們是充滿樂觀的。他說,他們正在等待著催生出下一個大繁榮的重大發現。他說:“是的。但是我不知道它將會是什麼。幾乎沒有人知道,因為這樣重大的發現幾乎總是一鳴驚人的,這也是它成為重大發現的原因,它會突然降臨。”

而這樣的重大發現一旦來臨,所有的一切肯定會隨之改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伏虎:遙祭六四英烈誄文
Google股票即將上市 員工將成硅谷新貴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