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

全僑健康日 吸引千余民眾

強調預防勝於治療

【大紀元8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玉玟休斯頓報導】八月十四日的休斯頓「全僑健康日」吸引了大約有一千五百名的民眾前往僑教中心進行各項的檢查。參加這個活動的醫療及義工團隊也超過400人,陣容十分強大,提供詳盡的檢查及各項資訊。

全僑健康日已經有17年的歷史,十分受到華人朋友的推崇。除了去年因為sars的影響縮小規模外,一直都有相當可觀的人數參加。受到歡迎的原因是讓人感覺到主辦單位關心每一個年齡層的華人,提供免費或低於收費標準的檢查,注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減少因拖延而拖重病情。

全僑健康日發起人也是主辦人之一的陳超女士表示,平時在醫院是很難看到同時這麼多不同專科醫生來解答每一項問題。參加義疹的醫療人員十分踴躍,有些是大醫院的主任醫生及專業醫師,可以解決每一個人的問題,機會很難得。華人因為語言差異、個性問題、交通不便或不知道要求診那一科的情況下,常常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造成遺憾。當初發起這活動的想法也就是要大家平時注意自身及家人的健康,不要忽略身體的警訊。如果可以把晚期變早期,一切都不會太晚。

也就是因為社區的反應太好了,使這活動維持了那麼多年。雖然事前的準備程序很浩大,但所得到的回饋會使人覺得辛苦得很值得。陳超女士談起一個很令她難忘的例子。有一個她熟識的朋友打電話給她,感謝這活動救了他一條命。要不是參加這個健康日順便做了個心電圖,他可能早死了。事情是這樣的:這個人長得又高又壯,看起來很健康。當天醫生看了他的心電圖之後驚訝的發現他的三條大動脈皆已堵塞,隨時有生命危險,馬上安排手術解除危機。這個人向主辦單位表示感激,因為要不是參加這個活動,他永遠都不可能去做這類的檢查﹐也許死了都不知道為什麼。

義務服務全僑健康日八年的癌症內科王禮聖醫師說,這活動對他而言是一個很好服務社區的機會。很多華人有健康問題﹐卻因為語言方面或沒有保險而不敢去找醫生,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但這個活動可以提供醫療資訊給所需要的人。

第一次參加的腫瘤內科王紀民醫師表示這是一個促進華人健康的途徑,而且可以藉由這些大型活動來提昇華人地位。如果每個人都熱心支持華人的活動,有助於華人立足於美國。

當時正在被針灸的陳女士說她的右手已經痛了2個月了,中醫師 Mini Fang診斷她是五十肩,所以在她右手臂及右手腕上各扎了一針。事後患者感到右手是輕鬆一點,全部療程約3至4次才完成。已經連續3年都來的陳女士覺得這活動非常好,以後還會再來。

值得一題的是,今年慈濟的許多志工免費幫華人朋友抽血檢查B型肝炎,參加驗血的華人十分踴躍。陳正德醫師表示,這次的驗血費用大約是一萬美元。除了一製藥廠捐款四千,還有Crown Mark老闆也捐款四千。當記者問到那另外二千元呢?陳醫師幽默的說他得趕快去找了﹐並強調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支持這種有意義的活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