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台港民主運動應相互支持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自由時報)9月12日,香港將舉行主權轉移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選民會表達他們對中共明目張膽干預香港事務的態度,例如歪曲解釋基本法,用黑道封殺香港的言論自由,更在競選活動中運用國家機器來抹黑民主派等等。而台灣也將在12月舉行總統大選後的立法委員選舉,如果綠營能夠過半,將有助於消除親中政治人物在立法院所製造的亂象,比較順利的執政與改革,並且進一步強化台灣本土意識。因此目前台灣與香港的民主運動都處在關鍵時刻。

在這個情況下,香港、台灣的民主派更需要團結合作,保存與發展民主的碩果。這不但關係香港、台灣民眾的福祉,也關係到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因為台、港的民主發展對中國肯定有正面的影響。可惜香港與台灣的民主力量這方面的合作還不夠,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是要掃除心理上的障礙。

對台灣來說,由於民主化的發展與本土化幾乎同時進行,因此在強調本土化的時候,容易忽略對全球化及中國與香港政治發展的關注,這從台灣媒體報導內容的份量就可以看出。強調本土意識的媒體把中國當外國,忽視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與台灣有特殊的關係,不論正面還是負面消息都較少報導;而統派媒體則是「中國熱」,但是它的「中國情結」使報導並不客觀,甚至有「為匪張目」之嫌。現在台灣在這方面有所改善,召開了多次有關香港的大型研討會;在譴責中共破壞「一國兩制」的同時,也是對香港民主派的聲援。所以香港土共對此「發爛渣」不是沒有道理。 至於香港方面,也需要消除對台灣的一些偏見。如果是真正的民主派,就必須尊重台灣民眾對自己前途的選擇,不論統獨。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會願意被一個專制政權來操控我們的命運。西方民主國家的加拿大魁北克可以舉行統獨公投;東歐共產國家垮臺後的捷克斯洛伐克可以「分裂」成兩個國家;乃至印尼佔領下的東帝汶都可以獨立等等,本來就沒有被中國佔領的台灣怎麼不可以保持獨立而拒絕統一呢﹖因此香港的民主派也應該對台灣採取開放的態度。

目前香港對台灣的了解,還停留在以前的階段,媒體對台灣多負面報導,而沒有看到台灣民主運動的深入發展,縱有百般不足,也是前進中的問題,總比香港不能全民投票強。當香港的民主運動被北京誣衊為「民粹」時,一些香港民主派人士竟也附和台灣的親中人士譴責台灣的所謂「民粹」,使人痛心。這是因為受到五十多年來台灣傳統媒體的影響而忽略台灣民眾的真正心聲。如果香港民眾從目前香港媒體的變化,連僅存的「一報一刊一咪」的咪(麥克風 )也被中國封殺,應當可以理解擺脫威權體制才不久的台灣目前所處的一些困境,特別是媒體對輿論的影響。

當然,由於香港已經落入「一國」之中﹐言論自由已經受到限制,特別是「賣國」、「漢奸」之類的政治帽子滿天飛,中國的假民族主義在香港也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台灣對香港民主派的處境也應該有所體諒;而香港的民主派即使不必明確表示對民主台灣的大力支持,但也不必惡言相加,發表反獨促統的言論,把台灣拖入火坑,破壞自己的形象。畢竟,民主台灣沒有被專制中國所統一,中國就會認為香港多多少少對台灣還有垂範作用而可以保留香港「一國兩制」的一點空間而避免急劇的中國化。

相關新聞
林保華:鎮壓法輪功五年 中共麻煩連連
林保華:高雄市議會補選的啓示
《林保華專欄》中國霸權 鄰國緊張
【專欄】林保華:鄧小平後人報復江澤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