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呂秀蓮:新兩岸關係 台灣雙贏政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6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專訪

 副總統呂秀蓮昨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渴望重返國際社會,然而在「惡鄰居」中國的杯葛下,聯合國為台灣開門的時機還沒有到來,但是台灣也可以給自己定位,讓世界看到唯一沒有加入聯合國的台灣,還是可以在國際扮演重要的角色,像是台灣主辦「民主太平洋大會」和籌設「民主太平洋聯盟」,就是台灣開始主導國際事務的實例。

 談及本月十三至15日將在台北舉辦的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及預計兩年內將可成立的「民主太平洋聯盟」,呂秀蓮指出,「台灣經驗和台灣精神將可循此機制延伸出去」。

 呂秀蓮強調,「民主太平洋大會」對在國際舞台遭受壓縮的台灣而言,具有重要的外交戰略意義,因為全球一百九十二個國家,承認台灣的只有二十六國,當中一半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有一個是南美洲的巴拉圭,其他都在非洲或南太平洋,因此中南美洲對台灣而言絕對是外交重鎮,台灣一定要非常重視,並珍重與這些國家的邦誼。

 至於台灣未來如何利用上述國際機制發展與環太平洋民主國家間的「新兩岸關係」,呂秀蓮以首度對外公布的「台灣與中南美洲友邦合作發展計畫構想書」內容說明,其中包括「農林漁牧國際產銷合作」、「產業暨科技合作發展」、「安地瓜古城維護」專案及「拉丁情.台灣愛」等專案項目。

 呂秀蓮指出,過去五十幾年,台灣舊政權的執政者都是在經營「舊兩岸關係」,結果得到了什麼?世人看得很清楚,結果只是受到中國的武力威脅、外交打壓及掏空經濟。未來,「新兩岸關係」將是很有計畫性的雙贏政策,台灣辦得到。

 她也從台灣具有特殊戰略條件反制中華帝國崛起的角度,論析台灣的地位重要,台灣不只是屬於台灣人的台灣,更是屬於世界人的台灣,台灣的安危不只關乎二千三百萬台灣人,也關切到整個的世界。但是台灣也應從中找到自主性。

 據此,呂秀蓮進一步論析,國人頗為關注的下屆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結果不論是共和黨的布什勝利或是民主黨的凱瑞當選,美國對台政策不會差距太大,對台灣的影響不會太大。

 她說,布什在當選前,於外交也著墨不多,對台灣也不是很了解,但上任後因幕僚及智囊團給的建議,而對台灣有真確的了解。凱瑞也非常優秀,但對台灣的了解還不夠,如果凱瑞勝選,未來在智囊及幕僚給予完整有關台灣資訊的情況下,相信也會了解真實的台灣。而不管誰當選,台灣都會妥善經營與美國的關係。

 呂秀蓮也注意到,靠日本政府預算營運的NHK,最近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將台灣的地圖與中國的地圖以同一顏色區分,並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樣的表述很容易讓視聽者誤認歷史,她說,「這個問題要嚴正重視」。

 她說,發生NHK搞兩國一色這種事情,台灣過去執政的國民黨政府也有相當責任,因為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沒有釐清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所以才會讓世人混淆,讓很多人錯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呂秀蓮指出,北京當局在這幾年不斷強化「中國化台灣」的攻勢,要把「台灣中國化」。對中國的陰謀,台灣必須有所因應,例如可以運用旅居世界各地台灣僑胞,透過他們的海外關係成立「國際台灣之友社」,在全世界重要國家的主要都市成立組織,將國際社會熱愛台灣、支持台灣的力量聚集起來,未來遇有對台灣不公的情事,他們即可聲援台灣。

 在接受本報專訪的過程中,呂秀蓮也就近來台灣內部一些有關族群融合及民主法治發展事項引起關注的時事發表評論。其中,關於各族群語言的名稱與定義是否必須重新正名,譬如過去因為政治力而被獨尊為國語的北京話是否應改稱「華語」?

 她說,現在大家如果想到「國語」,會想到國是指哪一國?什麼樣的語言叫做國語?是要用公投決定?還是要立法院通過?這吵起來可能又很敏感。

 呂秀蓮認為,在生活化方面,能夠把一些不妥當的字眼不斷地修正,是有其必要,而且必須是順其自然。所有的文化、語言應該都是累積的,都是有生命的,也是不斷與時俱進的,外界不必大驚小怪,她覺得這是大勢所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