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2億醫藥儲備資金遭非法挪用

標籤:

【大紀元9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0日電)中國大陸去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備受批評的國家藥品應急儲備機制,再次被揭露存有嚴重問題。大陸媒體發現,有承擔國家醫藥儲備的指定國有醫藥企業,非法挪用醫藥儲備資金,造成陸續投入的二十多億元人民幣資金不足。導致災情發生時,這些企業的藥品往往無法符合救急之用。

廣州南方周末報導,近年經常在發生災難時,地方政府向幾家承擔國家醫藥儲備的大公司要錢要藥時,這些企業都以各種理由推託,最終求助者都是拿不到需要的藥品。

報導引述知情者稱,過去二十多年間,國家一共向國家藥品應急儲備機制投入二十二億多元,但是實際現存儲備與之二十二億之數相去甚遠,顯示救災醫藥儲備資金的存在很大漏洞。

一份由原國家醫藥管理局所做的匯報指出,出現巨大的資金損失的原因包括﹕救災物品提供給地方後,部分應收貨款收不回來或部分過期失效藥品須要報廢等等。但知情者透露,報廢過期失效藥品就存在很大問題。雖然確有一部分藥物由於管理不善而過期,但當中亦有不少是做假行為,例如一次調查中,就發現有醫藥企業報廢中藥達四億多元。

雖然對於救災醫藥儲備資金,政府嚴格規定任何人任何單位不准挪用,承擔儲備任務的企業必須對這筆資金的安全負責,要做到保值、增值。但實際上,承擔儲備任務的企業在拿到資金後,很少有「過河不濕腳」。有的以各種名義來揮霍,有的就用這些資金私自購買暢銷藥品謀利。國家審計署早前查出,醫藥儲備資金中有八千萬元被人非法挪用存入銀行,賺取超過一百萬元的利息。

相關新聞
大陸抗煞英雄蔣彥永榮獲麥格賽賽獎
淡季效應 台灣第二季光碟機出貨衰退
陳奎德:共産國家與國際大獎的恩怨
微生物學的世界新書 結合台灣本土資料深入淺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