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點播

成語故事:本來面目

行者是唐宋時代佛家對在家修行人的稱呼,如行者孫悟空、行者武松等。

禪宗五祖弘忍和尚把衣砵傳給惠能後,讓他渡江南去。

幾天後,眾和尚才知道祖師的衣砵已經讓惠能得了,幾百人來追。有一個叫惠明的和尚,出家前是個四品將軍,兩個月後搶在眾人前追上了惠能。

惠能把衣砵扔在石頭上,說:“這衣物只是表示信物而已,難道可以力爭嗎?”自己躲了起來。

惠明趕到了,想拿衣砵卻拿不動,呼喊道:“行者(唐宋時代佛教對在家修行人的稱呼)!行者!我是為法來的,不是為衣來的!

惠能走出來,坐在大石頭上。惠明行禮說:“希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可以放棄所有的私心雜念,我說給你。”良久,惠能說:“不想好事,也不想壞事,真能這樣的話,剩下的那不就是真正的你自己了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出自《六祖壇經﹒行由品》)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