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危險的南韓之路

將北韓難民拒之門外(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訊】(亞洲時報Andrei Lankov 撰文) 漢城 — 如果南韓政府不想收留北韓難民,夢想過相對美好生活的北韓難民能做什麼呢?許多人也許會放棄逃亡的念頭,滿足於在中國的生活,偶爾越境回去看看自己的父老鄉親。畢竟,對一個北韓村民來說,在中國每天吸收2500卡路里的熱量是一種罕有的奢侈享受,而且在中國賺的錢可以拿回去幫襯家鄉的親友。難民群體中女性的人數遠遠超出男性,許多女難民實際上已與當地男人組成家庭,而且根據記者在南韓和中國的採訪,她們感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幸福。

但一些禁不住南韓經濟機會或自由(通常二者兼而有之)誘惑的北韓人仍想方設法前往南韓。不過他們很快就意識到南韓官員不會幫助他們,而且定居南韓的生活津貼也大大縮水,但他們還是通過各種方式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地。包括去年到達的1850人在內,南韓目前定居著6000名北韓難民。

幾種前往南韓的途徑都有一個共同點:聰明的北韓難民利用南韓(大韓民國)憲法承認所有朝鮮人都是享有平等權利的公民這一條,使南韓官員除了接納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根據南韓憲法,每一個北韓人都是大韓民國的公民,因此抵達南韓的北韓公民不可能被遣返。這意味著北韓難民一登陸南韓就可以立即奔赴最近的警察局,然後把自己託付給政府當局。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當局除了歡迎新來投奔的愛國者,為他們提供安置費、生活津貼、基本的工作培訓和作為一個南韓公民的全部權益外別無他選。

但怎麼到達南韓呢?當然是乘船或坐飛機。海路比空路便宜但不可靠。走海路的情形大致是這樣:一位元捐客打通一位元中國船長的關係,該船長同意將北韓難民藏在自己的船中並幫助他們躲過中國警察和海關的檢查。當該船靠近南韓海岸時,北韓難民就可以偷偷登陸。登陸後他們就直奔南韓警察局並告訴警察,他們剛剛“投奔自由”。

空路更方便舒適但價錢昂貴得多,因為乘飛機入境時對偽造護照的質量要求比較高。沒有專業捐客的幫忙實際上不可能準備好這樣一份文件。這種幫忙不會便宜,因為不但要付錢給專業捐客,也許還要付錢給“丟失”護照以便為北韓難民所用的真正南韓公民。通常一個北韓人走海路到達南韓需花費300-400萬韓元(合2800-3000 美元),而走空路需要3倍的費用。

但如果一位北韓人迫不及待地想去南韓同時又沒錢支付給捐客怎麼辦?坦白來說,這種人的機會不大。他們進入南韓的唯一方式是吸引媒體對自己的關注。在20世紀90年代末,這種方式至少偶爾奏效,但現在已經行不通了,因為媒體的文章常受到決策者的忽略。

不過難民們已經發現了另一種吸引媒體注意的方式:在第三國(通常是中國)半象徵性地“接管”外交使團和機構。外國媒體往往事先會獲悉即將發生的“襲擊”,以便整個事件能全面展現在世人面前以增加世界影響力。當一切準備就緒,難民群體就衝破中國衛兵的阻撓,突然闖入外交使團並提出要去南韓。這種戰略迄今為止一直相當有效。一旦南韓駐外官員面臨這樣一種危機,除了安排這些難民進入本國別無他選。在大部分情況下,相關各方都會盡最大努力儘快解決危機,以減小事件造成的公共影響(在這一點上,中國、南韓和北韓的利益一致)。

但這種“接管”也需要非凡的技巧和對國際政局的良好把握。媒體(最好是外國媒體)在場也很關鍵-尤其是如果發生什麼意外的話。最初這些接管行動都是由非政府組織操作,自2003年初起商業捐客也開始策劃和組織。捐客們安排一群準備闖館的難民,選好他們的目標使館或領事館,策劃整個行動並確保外國記者到場或錄下整個事件經過。這筆費用比直接旅遊到南韓的費用稍低,但(對北韓人來說)仍相當高昂。

如果必要的話,捐客和他們在北韓的聯繫人甚至可以護送北韓人從家鄉出發經中國一路到南韓,但這需要另外加錢。據報道,此類服務現在需要1000萬韓元(9500美元)。北韓人通常由導遊陪伴,該導遊將解決途中的所有問題並安排北韓人平安越境。帶一個北韓北部地區的居民進入中國的費用和其他費用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這些錢從哪裡來?畢竟,除了極少數北韓精英外,這筆錢對絕大部分北韓人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大部分情形下,捐客們的錢都是由他們已到達南韓的家人支付。這也許可以稱為“連鎖出逃”-類似于“連鎖移民”:一個家庭成員先到達南韓,在得到第一筆安置費和生活費後為另一個家庭成員過來做準備。這筆安置費已由3.2萬美元減少到了9000美元,但加起來還是足以支付將另一個家人從中國偷渡過來的費用。

新的家庭成員到達南韓後又開始把自己的錢湊起來準備另一個家人過來的費用,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全家都聚齊南韓-而他們的大部分安置費都落到了捐客們的手中。一份 2000年的調查顯示:“在過去1-2年裏,超過一半北韓叛逃者已安排雙親、兄弟姐妹或其他近親進入南韓。”據一位元熟悉北韓難民情況的學者2003年描述,許多在南韓培訓中心的北韓人都心急如焚地想結束學習和得到安置費,以便安排他們的家人進入南韓。

在某些情況下,最初的費用是由一個北韓人在南韓或一些西方國家的親戚支付。幾千美元對在中國工作的北韓難民來說仍然不可想像,因為普通勞工在這裏的收入才50美元/月。但這對洛杉磯一個朝鮮裔店主來說並不費力。而且一些捐客也願意等北韓難民過來得到安置費後再收傭金。

所有這一切都有賴捐客們的精心安排。2004年捐客安排北韓難民進入南韓的成功率達83%。南韓政府對“有組織的叛逃”十分惱火,因為它深知個人叛逃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成功率,而且危險重重。確實,沒有捐客的安排,一個北韓人怎麼可能搭上一艘中國輪船,並且確保該船船長不把他交給中國警察而是送到南韓海岸?沒有相當關係,一個北韓人要得到一份偽造的南韓護照乘飛機前往南韓也幾乎是天方夜譚。此外,沒有捐客的精心策劃和安排,魯莽“闖館”的結果很可能是落入中國警察手中並被遣送回國,然後很可能被長期打入大牢。

漢城政府認為,如果它限制捐客們的活動,相關的風險和困難將使許多潛在的叛逃者打退堂鼓,從而遏止叛逃行為的進一步升級。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一點不錯,但這一“政治成就”將打碎許多北韓人的美夢。

對 6000生活在南韓的北韓人來說,生活非常不易。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事沒有長期保障的低收入工作,經常面臨南韓同胞的歧視。但我們也不必將這種情況過分戲劇化。儘管存在以上問題,但他們畢竟可衣足飯飽-這一點對他們在國內的同胞來說根本是奢望。作為南韓人,他們對子女的未來充滿信心。也許這種信心並非沒有理由。

中國:生活相對好的地方和通往南韓的門戶

毗鄰北韓的中國東北地區比北韓富裕得多,但南韓仍然像磁鐵一樣深深吸引著許多北韓人。兩韓之間的非軍事區(DMZ)有些名不副實,相反卻是世界上守衛最嚴的邊境。另一方面,北韓與“兄弟”中國之間的邊境從來無需戒備森嚴:逃到“兄弟”家不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後果。平壤相信大部分叛逃者將很快會被中國逮捕和遣返。

毗鄰北韓邊境的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獨特的民族混居區,那裏生活著200萬朝鮮族人,他們大部分生活在靠近北韓邊境的地區。許多朝鮮族人在北韓有親戚,極少數(大約6000,占該地區朝鮮族人的0.3%)甚至仍是北韓公民。在許多靠近邊境的地方,朝鮮語甚至取代中文成為通用語言。

這種特殊的情況使北韓1996-99年爆發大饑荒(朝鮮半島有史以來最可怕的人道災難之一)時大批人湧入中國成為可能。北韓政府曾極力阻撓這種移民,但徒勞無功-邊防士兵出於同情或為了少量好處費往往願意高抬貴手。

這一時期難民的人數無法估量。根據南韓社會學家1998年11月到1999年(北韓正經歷私有化的最混亂時期)的調查,這一時期難民的人數達到歷史新高。根據這份研究,約14.3萬(最低估計)到19.5萬(最高估計)難民當時正在中國東北地區避難。在1999-2000年北韓的糧食情況得到部分改善後,難民的人數逐漸減少,現在估計最多只有5-10萬人。這是一群流動人口,許多人在中國呆幾個月後又回北韓呆幾個月,過段時間又來中國賺錢。因此來過中國的北韓人遠遠超出任何時候你在那裏發現的難民人數。

眾所周知,難民中的婦女遠遠多於男性。根據上文提到的研究報告,在1998-99年的北韓難民中,婦女占了總人數的75%並且至此沒有多大改變。這種性別不平衡決定了該群體的生活方式。由於大部分難民都是婦女,她們中的大部分(52%)與當地人,包括漢族和朝鮮族人組建了家庭。這些男人不能稱為真正意義的丈夫,因為這些北韓婦女是非法定居,因此他們的結合尚未得到法律認可。不過大部分情形下,雙方都視之為恰當的聯姻。中國窮鄉僻壤的農夫可不在乎政府如何看待他的家庭生活。這種婚姻通常是通過中國的漢族或朝鮮族捐客促成。有些情況是捐客們聯繫北韓的女孩及其家人,然後安排他們越境。北韓女難民遭綁架之事並不鮮見。

捐客收取的費用多少不一,安排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進入中國一般收3000-5000元(400-600美元),這筆錢由她未來的丈夫支付。這些娶北韓人為妻中國人大都是難以通過傳統途徑娶老婆的男子:拖兒帶女的鰥夫、酒鬼、吸毒者或殘疾人。在中國東北的許多村莊,大量年輕婦女前往經濟發達城市,結果當地 “新娘短缺”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北韓妻子供不應求。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所導致的男女比例失調也是原因之一。

那些沒有與當地人結婚的婦女靠打零工或幹粗活維生。她們通常在飯店或咖啡館洗碗或做女招待、當家庭保姆、在建築工地或農場打小工。一般來說雇用她們的都是朝鮮族雇主,因為她們中很少能說流利漢語。因為她們在中國的非法身份,她們的工資遠遠低於當地人-這一點也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比如農場包食宿的勞工每天的工資才5-10元。但即使這點微薄的工資在一貧如洗的國內同胞看來也算是一筆大錢。許多難民奔赴中國是因為在國內實在沒有出路-每天能吃三碗米飯對他們無疑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大部分男難民希望多賺點錢,以便買些商品回去救濟還在北韓受苦受難的親人。

據說當地人-無論是漢族還是朝鮮族對這些難民普遍表示同情,至少北韓發生致命的大饑荒時如此。那個時期的難民經常描述當地人如何救濟他們衣食住行,幫助他們到達目的地甚至在不一定需要人手時雇用他們:“我們4個婦女過了圖們江後來到一個房子前,這家主人已經關門,但還亮著燈,他熱情的邀請我們進入,並在聽我們講述自己的境遇後留我們食宿。”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難民家庭到達一個他們認為相對安全的偏遠村莊,村莊裏正好有一個空屋,村民們紛紛為他們提供衣物和柴米油鹽,幫助他們暫時安頓下來。但在過去幾年以來難民們更多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像1996-99年一樣為了活路)逃離後,當地人的態度冷淡多了。

這些人想要什麼?最重要的是躲避國內的艱苦生活和改善他們的經濟狀況。只有極少數人是因為政治原因離開。許多難民不惜一切機會向國內寄錢或捎貨。他們偶爾會回去探親,與家人聚一段時間後回中國。這些難民中不乏商人和走私者。

2003年,北韓當局甚至開始給此類商人發放海外通行證。這些通行證使他們可以合法地在兩國穿梭做生意。這些實際上是只對中國通用的准護照,但任何公民都可以申請-對這個現代隱士王國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中國當局和警方對難民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要視眼下政局而定。中國拒絕給予北韓人難民身份,只視他們為非法經濟移民。2002年8月,中國駐南韓大使就難民問題接受南韓一家著名日報採訪時說:“由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的經濟局勢最近惡化,該國一些人非法越境進入中國。考慮到國際法及他們前往中國的動機,他們不能被視為‘難民’。我們將保護我們的邊境秩序,同時根據人道政治原則對待他們。”

中國的顧慮顯而易見:如果北京給予北韓人他們求之不得的難民身份,這將有兩個嚴重後果。第一,中國將不得不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這可不是一筆小費用。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政治原因:這種待遇可能鼓勵更多人叛逃從而有損北韓政權的穩定。最後,一旦給予這些北韓人難民地位,就難以將他們遣返,而中國政府並不想放棄自己遣返他們的權利。雖然如此,中國警方還是對難民的存在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他們保持低調,不鬧出政治醜聞。

但最重要的也許是北韓對待難民出逃的立場的變化。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韓當局仍把叛逃視為嚴重的政治罪,有時被處以死刑。但現在非法越境只是輕罪。儘管被抓獲的出逃難民被處以死刑之事偶有耳聞,但只是例外,而且往往是那些被控從事間諜或偵探活動者。

拘留期間他們會受到警察的審訊(毆打是常有的事,嚴刑拷打也時有為之)。如果他們沒有被發現犯有任何嚴重的政治罪,他們就會被送去監獄進行“勞動再教育”-至少幹幾個月的苦工。那些被發現與外國人,尤其是南韓人有瓜葛的難民將被交給安全局進一步審訊調查。這些人將被長期關進大牢-經常等於死刑判決。不過這些只是難民中的極少數。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多達40%的難民從拘留所獲釋後又回到中國。

北韓政府怎麼會如此“心慈手軟”?當然,難民人數之眾是平壤靠暴力這種方法壓制不住的,但平壤也許是有另一層考慮。顯然,即使一些難民想去南韓,他們也很難做到,因為南韓政府本身並不歡迎他們。他們大部分被困在中國,在那裏打零工並受雇主和當地警察的支配。在北韓當局看來,這在政治上是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尼官方:亞齊省難民營收容災民破27萬
印尼華人大逃亡 躲海嘯還要躲強盜
印尼衛生部:亞齊難民營收容271908災民
南澳難民拘留所 復活節將有大規模抗議行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