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

呂副總統的話值得深思

【大紀元1月13日訊】(據大紀元時報報導) 日前,第七次全國科技會議開幕,副總統呂秀蓮致詞時,說了一段話非常值得深思:「高科技產業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生產命脈,但我們也看到一些警訊,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到底如何?」

呂副總統提出幾項具體數據:二○○○年國內高科技產業創造的附加價值高達7,189億,到二○○三年卻降為6,046億,降幅達15.9%,於是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率下降1.4%;二○○○年的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占整體GDP7.4%,卻逐年降至二○○三的6.1%;二○○○~二○○三年高科技產業平均固定投資占國內總固定投資13.4%,就業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6.4%,所支付的間接稅也只占間接總稅收入的1.4%。

這些數據凸顯出高科技產業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動用社會資源比例高,但所產生的效果卻不如人意,可說對社會的貢獻偏低。副總統除了提出尖銳問題請教科技界人士外,還對高科技的發展提出期許,希望在富厚民生、提升文化、擔當國防,以及為外交加勁上多作貢獻,期許高科技發展不能只是天邊的彩虹,也應是眼前玫瑰。

我們都知道呂副總統心直口快,很多時候都是臨時起意脫口而出,但本次提出豐富數字,可見是有備而來,並非臨時有感而發,或許不久前南亞大天災勾起她的惻隱之心,難免對較高所得的科技界有較高期許。其實,我們平時也見識到不少高科技人士的善舉,而科技新貴們工作辛苦,過勞死者也屢見不鮮,他(她)們獲致高報酬也應無可厚非;在年終時節勞資同樂放鬆心情也是正當調劑,沒有必要苛責。

不過,最值得檢討的是高科技產業是否得到政府的特別關愛、是否享有諸多傳統產業沒有的優惠,以及是否有必要?可是,這應該是政府最該被檢討的,其次是立法的民意代表們,最後才是業者。──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