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政治觀察╱橘不易掙脫「藍色」枷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明賢╱特稿) 民親合作傳聞喧騰多時,卻在宋楚瑜提出不入閣等四不聲明後,幾乎宣告破局,過程中,儘管橘營努力營造出「橘不同於藍」、甚至「橘優於藍」的印象,企圖走出自己的路,但從結果來看,「橘仍未擺脫藍色枷鎖」,卻是不爭的事實。

綠橘合作起於立委選後,橘營提出「在民生議題,不排除與其他政黨合作」,從黨產條例程委會闖關開始,一路舖陳出合作的架構與願景,尤其親民黨刻意保持模糊,更讓外界有想像空間,各種傳聞不斷。

橘營思考的是,刻意維持模糊空間,首要目的在於化解泛藍合併的壓力,其次,藉由操作綠橘合作,增加與國民黨談判籌碼,至於綠橘合作最後「弄假成真」,可能性雖低,但橘營也未真正排除,以爭取自身最大政治籌碼與利益。

從結果來看,即使民親合作宣告破局,但包括連戰釋出立院正副院長「國親配」,合併聲浪大幅減弱,親民黨確實獲致部分戰果,短期目標實現。

但問題是,橘營當初思索政黨和解的契機,在於提出「民生議題,不排除與其他政黨合作」的觀點,似乎也暫時宣告凍結,尤其在立法院議題運作,國親至今仍緊密結合,審查預算時,也是「只管立場,不問民生」,換言之,橘子無法與綠葉搭配,甚至,仍在藍色的禁錮之中。

就現實面考量,橘藍系出同源,支持者同質性高,面對基層反彈,即使綠營釋出資源,願意尋求政黨合作,未來綠橘合作空間實屬有限,至少,就現階段而言,即使「民生」議題也不見得有合作空間。

橘營宣稱自己走自己的路,似乎這條路仍很漫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