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聞分析╱化解國會僵局 扁仍責無旁貸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陳水扁總統正在著手新閣擘畫,2月1日即將展開的政局,面對的依舊是朝野態勢並無改變的國會結構,因此閣揆換成任何人都不足以成為解套的關鍵,唯有亟思「改變現狀」,才是正辦。

立委選後,執政當局擺出柔軟姿態,頻頻對在野招手訴求和解,各種政策與人事合作的排列組合,呈開放選項向外構成一幅「什麼都有可能」的美好圖像,不過隨著時間逐步到達攤牌時刻,所謂的可能還是停留在空中樓閣,只能想像,未可落實。

甚至為了形塑綠橘合的意念,卻因未能具體搔到對方癢處,反而引起藍橘更加鎖緊,失去合縱連橫的靈活,欲培養合作互信,卻徒增猜測疑懼。

1月21日立法院休會前夕的表決大戰,可以一語道破今後政情的縮影,國親兩黨綁在一起反對的情況,絲毫未因近一個月以來民進黨發動的溫情攻勢而奏效,易言之,氣氛未改本體。這種演出,是一嚴重警訊,若未能有效處置,極可能延續在陳水扁今後的所剩任期,致使施政、改革動彈有限,形成過去五年的翻版。

即由於換牌的迴旋空間有限,這次佈局維持少數政府的格局,在謝長廷、蘇貞昌分組政與黨,游錫堃回歸府的三足鼎立,以雨露均霑的做法企圖避免跛腳,基本上逃脫不出權力遊戲的窠臼範疇,若無有力的論述做輔助說明,恐怕向社會號召的力道還有待補充。

新內閣因應新國會,只以協商內閣自居將是口惠而實不至,根本問題在如何拆解既有生態,做為國家元首,首要應是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提供行政部門推展國政的後盾,點名政務官籌組團隊是第一步,或可向內展現權力的行使,但絕不是就此可以高枕,後續的外部挑戰才剛開始。

距離去年12月11日的光景,目前緊繃情勢看似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僵局卻如石頭一塊,仍橫躺於政局之前,這個責任不是其他人的,正是陳總統的肩頭重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