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女婿福爾摩沙尋寶記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士廉╱羅東報導
  龐書樵,這位來自美國的宜蘭女婿,自小就對古文物有著一份狂熱,來到台灣後,接觸到早期使用的碗盤,開啟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歲月,每件文物不僅代表著他對本地文化的喜愛,還希望藉此將熱情與感動傳遞下去。

  一九六五年出生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龐書樵,因外婆任職於芝加哥博物館的緣故,從小就喜愛收藏舊文物;大學畢業後前往中國留學年餘,一九八九年來到台灣,考取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就讀,至此對東方文化傾心不已。

  認識妻子後,隨著妻子來到宜蘭定居,在鄉間意外發現淳樸的農村中,竟然還保留著過去彩繪的碗盤,被那種樸拙的材質、帶有台灣文化色彩的畫工所吸引,開始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歷程;因為不知如何著手,龐書樵一開始就以挨家挨戶的方式,走入鄉間或廟宇尋找,雖然是金髮碧眼,不過一口流利的國台語,溝通起來沒有困難,也讓收藏工作進行得順利許多。

龐書樵說,當初來到台灣時,許多人都建議他,蒐藏古文物要到中國、日本等地,台灣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不過在他的眼中,台灣文物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卻是更加獨特,不同於其他國家。

  他發現,中國十分排斥外來文化,所製作出的文物都非常傳統,知名的古物不是瓷器就是皇室文物,顯得高不可攀;而在台灣,可能是曾被日本佔據過,連帶使得製作出的器具不僅融入多種風貌,還自己衍生出一種獨有的風格。

  龐書樵以兩地的佛像為例,他說,中國的佛像臉部雕刻得較為削瘦,但台灣的佛像卻是臉龐圓滾、鼻子大大的,看來十分福氣、也非常可愛,而雕工的技法上也是較為活潑,最重要的是,不論佛像或碗盤,都是與社會基層的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帶有旺盛的生命力。

  龐書樵也認為,台灣的古文物具有特殊性,在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珍品;而一路收藏至今,他所蒐集到的碗盤、佛像已接近兩千件,把玩自賞外,也會以所受過的中文訓練來研究文物,例如一件腰掛武士刀的關公像,就證明是日治時代的產物。

  進入蒐藏的行列,龐書樵一開始見到珍品,就會想辦法購得,如今,則是採取隨緣的態度;他說,蒐藏文物是陶冶心性,若得失心重,反而會變成折磨自己的苦難,十分不值得,也因為這樣的隨緣態度,許多的文物都是靠著「有緣」才蒐集而來。

  在龐書樵蒐藏的雕刻作品中,有尊是以香檀木雕塑的佛像,雖然外表看起來很粗糙、不起眼,不過卻是他一眼就愛上的古文物,直到後來無意間翻書時才發現,竟是日治時期原住民雕刻用來供奉的佛像,讓他十分寶貝;他說,蒐集文物的樂趣就是在此,永遠不知道收穫為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尋寶,教室里打了38個洞
莫哥德湖畔小鎮尋寶
台灣43年挖寶夢 前仆後繼
阿曼風情之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