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豫讓行刺趙襄子地點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中國考古學者揭開了一個兩千多年的不解之謎,發現戰國時期趙國開國君王趙襄子被刺客豫讓行刺的地點。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趙國開國君王趙襄子曾經遭受刺客豫讓的行刺,各種史書多有記載,但具體地點在哪裡,史學界莫衷一是。最近,太原市小店區文史研究學者王劍霓揭開了這個兩千多年的不解之謎。

《史記》“刺客列傳”,《戰國策》“趙策”都記載了豫讓行刺趙襄子的史實,但均沒有確切的地址。兩千多年來,除“太原赤橋”外,原來的太原市晉陽縣(現已不存在該縣建制)東汾橋及晉北的定襄縣、晉南的趙城縣(即現在的洪洞縣趙城鎮)、晉東南的襄垣縣、順德府(今河北省邢台)等地均有後人傳說的“豫讓橋”。

王劍霓認為,豫讓行刺趙襄子的確切地址應該是現今的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赤橋村。這個村距離太原市區大約30多公里。王劍霓在查閱《呂氏春秋》時發現,“季冬紀﹒序意”中記載“趙襄子遊於囿中至於渠,樑下豫讓寐,佯為死人”,欲刺襄子。此文恰好彌補了《史記》和《戰國策》的空白。

王劍霓經過詳細的實地考察後認為:“囿”是古代帝王飼養鳥獸的園林.身為趙國開國國君的趙襄子在趙之初都晉陽(即今天的太原市)修建供其遊獵玩樂的園林,其“囿”就在現今太原市晉源區的赤橋村﹔其“渠”就是趙襄子利用“智伯決水灌晉陽城”時所開掘的水渠,後人亦稱“智伯渠”﹔其“樑”就是趙襄子在智伯渠上修建的跨樑之橋。

晉祠所背靠的“懸甕山”歷史上一直是“山有異獸,水有珍魚”的天然樂園,非常適合帝王園林選址的要求。

相關新聞
李強訪問期間 新西蘭紀錄片揭中共祕密滲透
中俄缺席和平峰會 賀錦麗宣布援烏15億美元
貴州高官稱低收入人口已動態清零 引嘲諷
餃子裡有針頭 浙江5歲童吃水餃狂哭不止 引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