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韓難民拒之門外(一)

南韓向北韓難民關閉大門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訊】(亞洲時報 Andrei Lankov 撰文) 南韓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世界第11大經濟體口口聲聲稱要擁抱北韓,稱熱愛他們受到誤解的北韓同胞和讚美統一,但他們將無家可歸的北韓難民拒之門外的行為卻反映了他們言行不一的矛盾和偽善。

這一點在南韓統一部長官鄭東泳本周二宣佈漢城將不再允許大批北韓叛逃者進入本國後暴露無遺。他說南韓政府不想打開這個閘門並破壞北韓共產主義國家的領導和穩定。自去年夏天至少468名北韓叛逃者經越南進入南韓後漢城就一直緊閉大門。

鄭東泳的聲明緊隨統一部上月下旬宣佈它將加強對向南韓外交使團(大部分在中國)尋求庇護的北韓叛逃者的審查之後。南韓政府還加強了對捐客(協助北韓叛逃者前往南韓並收取傭金的活動家)的監視並減少了在南韓安家的北韓難民的安置費。

南韓憲法賦予北韓人作為合法公民的所有權益,但該國政府現在卻極力阻撓北韓難民叛逃,懲罰那些協助他們叛逃的捐客並大肆削減在南韓定居的北韓人的生活津貼-他們現在得到的生活費已經從3.2萬美元大大減少到9000美元。對於兩手空空來到南韓這個高消費國家的北韓難民來說,這只能算是象徵性的安置費。

鄭東泳在接受MBC廣播電臺採訪時說:“我們若接納北韓叛逃者,北韓政府會認為我們存心是想顛覆它。(但)這與我們的政策相去甚遠。我們不贊同北韓人大批叛逃,因此將不會再有大批北韓難民叛逃到漢城的事情發生。”

南韓目前定居著約6000名北韓叛逃者。2004年抵達的人數達到創記錄的1850人。有分析家指出,漢城目前有意通過減少吸納難民的人數來博得北京和平壤的歡心。如果他們不是北韓前精英、軍事官員或情報官員,生活就會非常艱辛。大部分北韓難民都在南韓從事沒有長期保障的低收入工作,還經常受到南韓同胞的歧視。

不過南韓總統盧武鉉緊跟其前任金大中的方針,號召以開放和合作的態度對待北韓。批評者稱之為愚昧的修正主義並譴責漢城政府無視平壤政權普遍的暴虐行徑。

視統一為洪水猛獸

1996 年,北韓一個6口之家投奔南韓駐北京大使館。家中的頂梁柱-父親是模範“突擊手”或“勞模”,並曾因此獲得罕見的“殊榮”-與北韓偉大領袖金日成本人合影留念。這個家庭想經中國前往南韓,他們天真地相信南韓大使館一定會鼎力相助。南韓外交官聽他們講完自己的境遇後遺憾地表示愛莫能助,然後下達逐客令並祝他們好運。但他們沒那麼好運,後來被中國政府遣返並在自己的祖國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北韓安全部門一位36歲的軍官1996年逃到中國,在1996-2002年間曾多次向南韓駐中國大使館申請去漢城,但每次得到的答復都是“耐心等待”。一位元北韓叛逃者向南韓記者講述道:“我剛逃出來時以為很容易就可以去南韓。我在老鄉的幫助下1996年8月去了中國青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南韓駐當地領事館,但得到的答復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很難辦到’。我覺得好象整個世界都崩潰了。”

近年來這種悲慘故事已經不常耳聞,這倒不是因為南韓官員願意提供幫助了,而是因為北韓難民對他們的南韓同胞不再寄予那麼高期望了。滯留中國的北韓難民日益意識到,休想指望駐中國的南韓使館官員助他們一臂之力。南韓政府的確還在接納北韓難民並給予他們最低生活保障,但與此同時它正在盡可能減少進入漢城的北韓難民的人數。

南韓外交和情報官員以非凡的熱情幫助北韓叛逃者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只有那些具有極高宣傳或情報價值的北韓人才能得到南韓官方的青睞。 “無情無義的漢城官員”是不是令人寒心?且慢下結論。漢城政府夾在北韓難民與平壤政權之間左右為難,它必須做出選擇-對一個政府及其外交官來說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正常的選擇。

一方面,自南韓1948年建國(大韓民國)以來,漢城政府一直聲稱自己是整個朝鮮半島(包括北部)的唯一合法政府。從這一官方聲明來看,北韓政府不過是一群沒有合法地位的叛匪。但北韓也堅稱平壤政府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府。當然,多年來並沒有人把這些聲明當真,南韓政府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似乎也視北韓為外國-而且不一定是敵對的外國,但並未放棄大韓民國(從鴨綠江延伸到濟州島)藍圖:修改這一點是南韓所有政治力量從不敢想象的事,因為這將意味著對“國家領土完整”的構想和使命的公然背叛。

因此按照這種觀點,任何投身南韓的北韓人都將自動成為南韓的合法公民-這一點是南韓希望避免的。南韓政府是民選的,它首先要對自己的選民負責,而不是那些碰巧操同樣語言的一貧如洗的北韓難民負責。漢城政府不歡迎北韓難民大批湧入的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漢城並不想破壞前敵對政權-北韓的穩定。北韓的崩潰和通過吸納大量難民進行一次德國式的統一將給漢城造成巨大的財政和政治負擔。因此漢城通過支援北韓政權以推遲統一的到來。儘管兩韓目前在理論上還處於內戰狀態,但漢城現在並不想贏得內戰勝利並視這種勝利為最大的政治惡夢。

第二,大批叛逃者定居南韓將給漢城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並增加額外的財政負擔。最近的事實證明,大部分北韓人難以適應漢城喧囂繁華的生活並受到當地人的排斥和歧視。當然也有在漢城如魚得水者,但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北韓的前軍政界精英。不過現在進入南韓的難民很少有北韓黨員幹部或空軍將領,他們絕大部分是缺乏教育的北部農民。因此他們對南韓並不寬裕的社會福利將是額外的負擔。

第三,最經常提及(但也許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南韓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小心翼翼地保持其在兩韓衝突上的中立性,而且不希望成為成群北韓難民前往漢城的中轉站。

所有這些顧慮並非不合情理。與此同時,南韓政府也不能公開表示不再歡迎北韓叛逃者。因此漢城官員只好在對“北韓兄弟姐妹”表示歡迎的同時為這種叛逃設置各種困難的關卡。

這種官方論調與實際政策之間的矛盾在1999年徹底暴露。當時,一群北韓難民面臨從中國被引渡到俄羅斯的命運引起了朝鮮半島內部的廣泛關注。1999年10 月,時任漢城統一部長官林東源向國會表示“政府準備接納所有希望移民過來的北韓難民”。他補充說:“漢城政府的基本原則是歡迎所有北韓難民,這也與南韓為北韓難民提供保護的憲法精神一致。”

這個聲明再次表達了漢城政府的傳統立場:保護所有北韓人是其義不容辭的法律職責。但就在同一天統一部“澄清”了這一聲明。該部一位元高層官員向記者解釋,部長所指的北韓人是那些已經“在南韓的海外領事館辦理好一切必要手續的北韓難民”。有了這一澄清,部長的聲明實際上已經失效,因為所有滯留在中國的北韓難民幾乎都沒有有效護照(有些根本沒有身份證明),因此他們不可能“在南韓的海外領事館辦理好進入南韓的一切必要手續”。

從2004年初起南韓政府已經發動一場反對有組織叛逃的運動。在目前的特殊情況下,沒有一個專業捐客的精心安排,任何北韓人都難以進入南韓。在2004年,83%進入南韓的北韓人都是靠捐客的幫助。但是這些捐客現在受到左翼和親政府的媒體一致聲討,被描述為壓榨天真的叛逃者的吸血蟲。左翼媒體甚至報道了許多關於叛逃者長達數周被鎖在小屋裏和受到其他各種非人虐待的故事-難道北韓叛逃者如果被抓到不會在平壤的監獄或審訊中心受到更可怕的折磨嗎。

他們經常指責這些掮客用金錢引誘北韓難民-難道南韓的平均收入不是相當於北韓的15-20倍嗎?這些日子以來,譴責背信棄義的掮客成了漢城官員的口頭禪。大部分掮客可能是騙子,但沒有他們的參與,很少北韓人可以成功逃離虎口-也許這一點正是南韓政府不好聲明的意圖。當然,這也意味著一些北韓人將鋌而走險,在叛逃的過程中被抓獲並從中國被引渡回國。

必須指出的是,不只是南韓左翼政府以此種態度對待北韓難民,這也是目前的左翼政府和右翼反對黨之間的一種共識。其政策是基於理性的考慮。儘管反對派抨擊現政府對“平壤獨裁者”推行綏靖政策,但他們對待北韓難民問題的立場與執政黨大同小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當政,漢城政府一直在有系統地削減北韓叛逃者的安置費。

儘管如此,仍然有5-10萬北韓難民正在中國翹首盼望進入南韓過美好生活。很早前一位叛逃者曾向筆者表示:“我猜南韓一位看門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大致相當於北韓一位黨委書記的水平。”這可能有些誇張,但八九不離十。確實,兩韓的生活標準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越來越多北韓人正意識到這一點。僅僅這一點就足以刺激越來越多的北韓人產生叛逃心理-不管南韓政府是否願意。讀者不要以為這種叛逃純粹是出於經濟動機-儘管政治因素可能沒有南韓右翼希望我們相信的那麼重要。

越境本身在北韓就是一個被抓獲後將關入大牢的罪行。同時,許多領悟到了中國的相對自由的北韓難民對本國的政治體制愈加厭惡,不願再走回頭路。因此他們決心要不顧一切艱難險阻去漢城。但通往漢城的路已經越來越崎嶇坎坷。(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800港人失踨  港府冷待難民捱轟
亞洲各界為海嘯災區慷慨解囊
澳洲歷時四年難民申請案終結 巴難民被遣返
歐洲許多城市取消跨年晚會賑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