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安徽凌家灘遺址可能是中國最早城市

【大紀元10月1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中國大陸考古學家認為,安徽省含山縣的凌家灘古遺址,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城市。

香港文匯報報導,凌家灘遺址於一九八五年發現,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至目前已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祭壇、古井、玉禮器等多種文物。

含山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祁述義表示,明年初將對凌家灘遺址進行第五次考古發掘,可望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城市元素,更有力的證明凌家灘是中國最早的城市。

報導說,凌家灘遺址佔地一百六十萬平方公尺,北靠巢湖太湖山森林公園,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依山傍水,是遠古農業社會理想的聚居地。

目前遺址發現的大型宮殿、神廟等標誌性建築,以及佈局整齊的房屋、墓地、護城壕溝、手工作坊、集市和大批禮器,都是城市構成的重要元素。

考古學家還發現,凌家灘古聚落區以不同的台階為界線,明顯劃分成四個功能不同的區域,具備初級的城市規劃水準。

至於凌家灘古遺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器和陶器,多達一千三百多件,包括玉龍、玉人、玉鷹和玉版上刻畫的原始八卦圖等,豐富多彩。據指出,造形之美,製作之精,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其他古文化遺址不能相比的。

同時,凌家灘玉器的磨製、鑽孔、雕刻、拋光等工藝技術,也達到了可與現代科技工藝相媲美的高峰,奠定了中國史前玉文化發展的基礎。

祁述義表示,凌家灘是中國遠古時代玉文化發展的一個中心。

至於凌家灘出土文物中所含的八卦等史前文明信息,考古專家認為,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溯到距今七千年至八千年,甚至更久遠。

此外,凌家灘的紅陶土塊遺址,可能是大型宮殿或神廟的遺址,如經發掘證實,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大型建築遺跡,也將是中國建築史上的重大突破。有關的發掘工作將於明年初進行,重點探索紅陶土塊遺跡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