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運動會醜聞不絕的背後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潘小濤10月17日撰文)香港—正在南京市舉行的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連續多天爆出“造馬”(假賽)、“放水”(讓賽)、裁判造假等醜聞,可說是近年中國體壇醜聞的“盛會”,你想得出來的“不正常”賽果,過去幾天和前一段時間的全運會預賽,都可以看到。這些醜聞,不僅僅是對公平競技體育精神的公開褻瀆,還是對年輕人一次極壞的示範,有損國格國體,讓誠信、公平、公開等人類社會的最高價值,破壞殆盡。

最轟動的醜聞首推十三日舉行的女子柔道七十八公斤以上級決賽,三十一歲的遼寧隊前奧運冠軍孫福明,以無敵姿態殺入決賽,對手是同樣來自遼寧、但代表解放軍出賽的小師妹閻思睿。決賽開賽不到一分鐘,孫的教練劉永福突然向擂台大叫一聲,原本佔上風的孫福明望了教練一眼,再比賽的時候,只不過被對手輕輕推了一下,孫立即戲劇性地倒在地上,將冠軍拱手送給閰思睿。由於她們實在太明目張膽的造假了,現場觀眾嘩然。孫福明被記者包圍,含淚承認自己受命讓賽;而孫的教練劉永福開始時還抵賴,最後才承認,他確是示意孫福明讓賽。更離譜的是,賽會不按國際慣例褫奪兩人的資格,反而安排重賽,結果當然仍是孫福明再輸了。


這宗假賽只是冰山一角,內地傳媒指出,藝術體操的金牌全是內定的,羽毛球??女雙和團體賽也是假賽。首度代表香港參加全運會的羽毛球女將王晨,在準決賽就遇到裁判明顯針對她的多次“誤判”:先說她發球違例,對手打過來的球明明出界十多厘米,邊線員仍說王晨輸波。王晨和教練多次抗議無效,怒摔球拍,最後以零比二飲恨,不但憤而退出季軍爭奪戰,還聲明永遠不回國參加中國羽協主辦的賽事,也不會再參加全運會。

之前的全運會預賽已有三個拳擊裁評因為受賄而被終身停賽,重慶市田徑選手服用禁藥等;而拳擊、摔跤更有很多主動認輸,甚至棄權的內幕交易。女子跆拳道半準決賽時,賽會突然宣佈北京隊的奧運冠軍羅微“因傷棄權”,對手解放軍的劉蕊直接晉級;但決賽時賽會又宣佈劉蕊“因傷棄權”,東道主江蘇的趙艷不戰而勝。這種“棄權再棄權”同樣出現在男子跆拳道八十公斤級及其他賽事,以致內地傳媒以“棄權成為十運會‘瘟疫’”來形容這種醜陋現象。

造成假賽、讓賽、裁判假判等醜聞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的體育體制仍然停留在前蘇聯時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二十五年了,體育仍然是其中一個計劃色彩最濃的領域。俄羅斯和東歐諸國早已放棄了沿用多年的“舉國之力”爭奪奧運金牌的體育政策,改以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為目標,並引入市場機制去支持體育。但是,中國的體育體制仍是“金牌導向”,依舊“一切向金牌看”,用金牌數量去展現綜合國力、體現中國人的能力,並以此衡量體育項目和相關人員的存在價值,甚至決是衡量體育官員升遷的重要標準。袁偉民、李富榮分別帶領中國的女排和乒乓球橫掃全球,因而官至體育總局局長和副局長。所以,中國為打造奧運金牌,不惜動用逾百億巨資去培養國家級精英運動員,讓他們“為國爭光”、“為領導爭官”。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既然國家的體育政策如此向金牌傾斜,各省市的體育官員又怎會落後於人呢?“為省爭光”、“為地方領導爭官”自然也成為全運會的最高目標。對各省市來說,全運會金牌較奧運金牌更易到手,是爭取表現的好機會;而且,拿到的金牌愈多,顯示各省市的綜合實力愈強,也意味著當地體育官員的政績愈好,將來升官的機會大增,各個體育項目才能獲得更多經費。在此情況下,全運會變相成了各省市及體育官員展示實力和政績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各省市政府不借工本之餘(內地傳媒估計,打造一枚全運會金牌,至少要一千萬元,而十屆全運會共有三百五十七面金牌),更會層層下達奪金命令。在政治化的強大壓力下,從體育官員到教練、運動員,自然會不擇手段,不惜扭曲競賽的規則、糟塌公平競技的體育精神、踐踏運動員鬥強鬥快鬥高的專業操守。

最可悲的是,中國人連一個公平的運動會這個基本要求也做不到,還奢談甚麼奧運呢?更不要說公平、公正的社會了!正本之道:徹底改革“舉國制”的體育政策,讓官僚退出體育,還體壇一塊乾淨的樂土!

本文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金寶在全運會40公里賽獲銅牌
全運會 103名選手遭取銷參賽資格
全運會 女鏈球男百米雙破記錄
全運會佳績頻傳  破聲連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