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要出其不意升值愈來愈難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亞洲時報記者 馮良10月25日撰文)人民幣是否會在年底前升值,筆者不敢妄下判斷。但是,近期一些跡象引起不少猜測卻是事實。在現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政府要“出其不意”地再調人民幣匯率並不是易事。

台灣中央社10月24日引述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在東京表示,人民幣升息不可避免,而升值步伐將是逐步漸進。報道引述余指出:“中國不需要害怕人民幣升值,因為升值要在經濟高度及穩健成長支援下才會發生。”

10月15和16日,美國財長斯諾及聯儲局局長格林斯平在北京出席G20會議,在斯諾和格林斯平訪華前,市場炒作人民幣升值的活動一度加劇,10月10日,遠期人民幣不交收合約(NDF)一年期的折讓一度擴大至接近2900點子。

中國新華社旗下的《國際先驅導報》10月20日刊文認為,斯諾行程本是美國向中國再度“演說”匯率政策的好機會,但出人意料,斯諾不談匯率,卻呼籲中國要擁抱消費主義,跟中國的“十一五規劃”遙相呼應。甚至報道,美國財政部要“避免將中國定性為貨幣操縱者”。

《國際先驅導報》分析指出:“據說斯諾曾對舒默(在美國國會鼓噪人民幣升值和限制中國產品進口最賣力的參議員之一)說‘如果你的議案通過,就等於製造了第二場東亞金融危機’。”該文認為,中國政府既已一再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要遵循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斯諾也就明白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多說無益”。

中國政府在7月21日“出其不意”地把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從事後分析,6月和7月多項消息早已預示了上次人民幣升值。

7月初結束的八國集團峰會本來是炒作人民幣升值的最佳場合,但八國峰會結束時,卻沒有片言隻語談及人民幣匯率的問題。

另一個明顯例子是:美國參議員舒默和格萊漢姆6月曾領銜提出的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提案。6月30日下午,這兩位參議員在與財政部長斯諾和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舉行會晤後突然改變決定。他們宣稱“對行政部門解決這一問題有信心”,因此暫時擱置對該法案的投票表決。英國《金融時報》7月15日報導,斯諾告訴兩位參議員“中國打算在8月份將人民幣升值”,而中國央行當時的回應是“沒有訂時間表”。

上次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計劃9月訪美之前進行。雖然其後中方以美方風災為理由取銷了行程,但因為美方一直在人民幣匯率上向華施壓,但上次中方作出“讓步”也可以說是營造了適當的外交氣氛。美國總統布什也計劃在下月訪華,未知這會否成為炒家認為是炒作人民幣的時機?

今年3月14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表明:匯率改革出臺時機可能出其不意。另外,溫家寶也多次在不同場合重申:匯率改革是中國主權問題,中國絕不屈從外界壓力。根據溫家寶“出其不意”的原則,愈是沒有壓力,就愈是人民幣調整的時機,而近月市場炒作活動明顯有所增加,他所指出其不意的時機似乎還未成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何清漣:中共政府寅吃卯糧債台高築
中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將調高至1600元
郭少坤:我看「全運會」
四川妹網上賣身救母 遭網友踢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