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資訊

向零食說「不」!

  當電視入侵人類社會以來,第一個被攻陷的城堡是:「兒童心靈」。尤其是電視上的零食廣告,它們以心理學上所謂的「立即效果」、「光影效果」、「重覆原則」把產品強迫推銷給兒童,把買零食的慾望植入他們小小的心靈中。兒童哪裡抵擋得住一波波針對他們設計的誘惑?於是在你和孩子間難免掀起一場「零食」大戰。

  以前我們那個年代的戰爭是被「乖乖」炒起來的;媽媽說:「不乖的小孩才吃『乖乖』」。現代的孩子則在「群食」並起下,爭先恐後的吃起電視零食,什麼「魔豆」、「蝦一跳」、「神仙糖」……簡直令人眼花撩亂,父母們往往還沒來得及搞清楚是什麼玩意兒,全新的零食廣告就出籠。

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你只好大嘆「父母難為」!可是,你當然不能就此束手就縛,得有幾招反擊之策才行:

首先請你做一個「電視檢查員」:不要讓極具誘惑的電視廣告,毫無止境的侵蝕孩子的心靈。不要把「電視」視為替代保母,讓孩子眼睛盯著電視,嘴裡卡滋卡滋的吃著零食,以為只要孩子不吵、不鬧,什麼都可以。

  根據研究,孩子吃零食,有時與缺乏父母關心而引發的焦慮有關。如果你多關愛孩子,以全家人一起看書、聊天、玩樂和親子共處時間來取代看電視的時間,相信孩子會漸漸減少對零食的依賴。

不要以零食做酬賞:心理學家主張要「多鼓勵」孩子,但是,父母常誤以為「鼓勵」等於「買東西」送小孩。於是父母會說:「只要你乖乖聽話,我就買『魔豆』給你。」孩子便被灌輸了「乖是換取零食的好方法」的錯誤觀念。

  你也是用這種方法教孩子的嗎?

實施零食滅絕計畫:如果你是個「零食父母」,你們家是「零食家庭」,舉目所見都是零食,要孩子不吃零食也難!

  讓零食從你們家絕跡吧!尤其是那些高熱量卻沒營養的「垃圾食品」,更不該容許它闖進你家大門。

說故事:聽說林清玄為了解除孩子的「懼鬼症」,設計了一個抓鬼的故事;美國的公共電視為了讓孩子遠離毒品,請來唐老鴨、米老鼠、超人等卡通人物,設計一套反毒宣傳,你們家也可以現學現賣,把「零食」設計成一個喜歡啃食孩子牙齒的「食牙獸」,接下來的情節,就請你發揮一點想像力,自己編囉!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