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迎台拒中 印敞開經貿大門

【大紀元1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涉外人士指出,政府透過半官方單位本月初曾組團前往印度強化兩國交流關係,台方與印度官員、執政黨、在野黨會面過程,印方明確告知我方,歡迎台灣增加對印度的投資,但若台資在中國成立公司,或是台商的目的在協助中國的生意進入印度,印度必須加以限制,不表歡迎。

參與台印交流的人士證實,金融時報報導印度拒絕長榮集團參與印度碼頭擴建,並非單例或個案,而是印度朝野一致的國家政策,目的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台灣已經收到相同訊息。

相關人士表示,印度雖與中國有正式外交關係,但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印度從未忘記;對於中國自九○年代之後,對印度鄰國巴基斯坦提供核子技術,拉攏在緬甸、孟加拉、尼泊爾等各國內部的影響力,對印度進行包圍,同時意圖切斷印度與東南亞的連結,防止印度崛起等諸多作為,更是銘記在心。

了解人士說,印度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決意不走中國的道路,而是採取競爭態度,其「東望政策」即希望與台灣加強政經合作,透過台灣向上連結日本與美國,進而對中國形成反包圍。

鼓勵台灣對印貿易

印度也告訴台灣,不希望台灣去的商人事實上是在中國開設公司,或是到印度的目的只是想幫中國引進生意,若是這種情況,他們會將其另外放在印中經貿戰略架構下去思考,而不是單純的台印經貿關係。

印度也告知台灣,印度致力提升台印關係,鼓勵台灣對印貿易,目的也在避免印度本身與中國的過度緊密,確保其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安全。但迄今台印交流的速度並不令印度滿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