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沈寧:落基山下的美國鄉親–人生的故事

【大紀元11月22日訊】美國奧林匹克全國委員會設在科羅拉多州,離我家一小時車程。不分冬夏,每屆奧運會舉行之前,美國奧運隊集訓就在那裏的奧會體育中心進行。因此當地城市有美國最著名的一所體操學校,幾乎所有參加過奧運比賽的美國體操隊員,或多或少都在這所學校裏受過訓練。而在科羅拉多州傳播最廣的,並不是這所體操學校訓練出來運動員如何在奧運會上獲得榮譽,而是這所學校訓練出來的幾個國手如何地放棄追求榮譽的奮鬥。

有三名美國著名的體操選手是科羅拉多州居民,多尼.湯姆森,塞莉薩.庫利科斯基和克莉斯蒂.波維爾。她們都從很小年紀開始進入這家體操學校,接受嚴格而系統的訓練。她們都曾是美國國家隊隊員,參加過多次世界比賽,個個獎牌滿身,並幫助美國隊奪取世界冠軍稱號。可是由於受傷或生病,她們幾年前在美國奧運選拔賽中表演不夠滿意,未能入選亞特蘭大或者悉尼奧運。她們都才十幾歲,許多奧運人士和教練們都希望她們能繼續努力,再次拼搏。可是這三個姑娘都決定退出奧運爭奪,到大學念書去了。

她們並非不再熱愛體操,那是她們從小日夜夢想的事業,也是她們從小沒明沒黑抛撒熱汗養成的習慣,那就是她們的生活,她們的所能。湯姆森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書,還是該校體操隊隊員,幫助該校體操隊奪得全美大學生運動會體操金牌。庫利科斯基在猶他大學念書,也是該校體操隊成員,甚至成爲猶他大學指南的封面。波維爾在加拿大已經念完大學,也還在練體操。可是她們都決定不再參加奧運的比賽,按照她們自己的說法:她們長大了,她們終於懂得該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成功的榮譽當然很誘人,可是那並不就能帶給人所需要的快樂和滿足。她們經過對比後發現,生活的快樂和滿足對她們來說更爲重要,所以她們做出她們的選擇。

美國人能夠如此選擇生活道路,完全抛開勢利,抛開功利,注重自己的快樂。在有些國家,人們會走一條相反的人生道路,一輩子追求權勢,做權勢的奴隸;一輩子追求金錢,做金錢的奴隸;一輩子追求功名,做功名的奴隸,只是無視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我們過去說資本主義社會人被異化,成爲物質的奴隸。在美國生活多年後我認識到,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被異化,沒有成爲物質的奴隸。倒是現在很多中國人懷有強烈的物質欲,被徹底異化了。身外之物的瘋狂追求,帶給人的只有永無休止的苦惱和失落,絕無快樂和幸福。

跟中國人不同,美國人爲自己生活。他們從小受訓練,獨立思想,保持自信,堅決按自己的信念生活,很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論。誰跟自己想法或愛好不同,就離開遠遠的,只與志同道合者來往。美國人相信:人可能一時取悅所有人,或者永遠取悅某一人,但絕不可能永遠取悅所有的人。中國人不這樣,中國人爲別人而生活。中國人從小受教育,否定獨立思想,消滅自信力,缺乏個人生活信念,只會聽從別人的指點過日子,所以特別在乎任何他人對自己的評論,總夢想永遠取悅所有的人。爲了人前好看,爲了讓人羡慕,爲了不叫人看不起,別人幹什麽咱也得幹什麽,努著吐血也得幹,不知道對自己有什麽好處,不想該不該,對不對。

有年冬天,丹佛城街上積雪還沒有融化,我開著車慢慢行駛。忽然聽到後面傳來震天轟鳴,一批摩托車狂奔而來。這些人是路霸王,少教養多粗魯,碰上了不是好惹的,我趕緊打方向盤,靠到路邊停下。摩托騎手兩車一排,有的單個,有的帶人,全部都是白人,有的穿著聖誕老人的紅衣紅帽,戴著雪白的大鬍鬚,還有很多金髮碧眼身材卓約的美女。他們並不狂奔,很守規矩地沿線行駛,速度也不快,好像在遊行。這些騎手個個粗壯魁梧,每輛車都帶些玩具,有的綁在車後,有的由人懷抱,很不相配。路邊觀看者都站下來,對他們微笑招手,騎手們也友好回招,好像是年年看面的老朋友。

當天晚上我看地方新聞,才知道那是科羅拉多州的一個傳統活動,已經十幾年了,所以居民都很熟悉。每年耶誕節前,全州摩托騎手集體向丹佛市立兒童醫院捐贈玩具,讓節日期間仍住院的孩子得到更多聖誕禮物,在病痛中享受到一些快樂。電視記者現場採訪,騎手背景職業多種多樣,有修理工,農民,店員等等藍領階級,也有學校教師,電腦工程師,新聞記者等白領階級,甚至還有金融公司高級主管,醫生,律師等富人。這些社會地位相距甚遠的人們,一穿上皮夾克牛仔褲,頭戴鋼盔,登上摩托飛馳起來,就變得完全一樣,成了朋友。他們之間不存在地位之分,也無金錢之異,只有共通的志趣,相互的理解,同一的友情。美國人是沒有社會等級觀念的。

──轉自《右派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