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運動會簡介

標籤: ,

【大紀元1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二十八日專電)東南亞運動會前身為東南亞半島運動會 (South East AsianPeninsular Games,簡稱SEAPG),一九五九年在發起國泰國首都曼谷舉辦第一次的比賽,當時僅有緬甸、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及地主泰國六國參加。

一九七五年印尼及菲律賓加入,之後又接納柬埔寨,會員國增至十國,改名東南亞運動會 (South EastAsian Games,簡稱SEAG),今年又有東帝汶加入,使會員國增至十一國。

這項東南亞地區體壇盛事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按國名之第一個英文字母排列輪流主辦,排除了爭取主辦權的政治考量,也給予下一個主辦國更充裕的時間作好相關準備。

截至今年,泰國已主辦過五屆、馬來西亞四屆、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各三屆、緬甸兩屆。

主辦東南亞運動會的宗旨是透過體育交流,強化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政經及社會關係,並促進區內觀光業。此外,舉辦東南亞運動會的經驗,亦可以為將來主辦更大型活動如亞運、甚至奧運暖身。

第二十三屆東南亞運動會昨天在菲律賓隆重揭幕,東協十國加東帝汶,共十一國的三千餘名運動好手參賽,角逐四十一項運動的四百三十九面獎牌。

相關新聞
菲國軍警鬩牆鬥毆  十人受傷
菲律賓感謝台灣協助遣返菲國殺人犯
2005年菲華小姐出爐 18歲黃安妮摘后冠
菲律賓有五種新品種巨花待鑑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