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漁鼓」淺說

「漁鼓」的前身叫做「道情」,這種叫法在有些地方延續至今,所以先解釋何為「道情」;根據《辭海》對於「道情」的解釋說它是一種散曲,也是「黃冠體」的別名,內容一為超脫凡塵,一為警醒頑俗。至於何為「黃冠體」呢?明代的〈太和正音譜〉說:「黃冠體神遊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露服日之思,名曰道情」。所以這些都是指「道情」就是「黃冠體」,它明代就有了,事實上就是道家所唱有關道家修煉情事的散曲。

「道情」出現的時間很早,甚至於更在明代之前,宋朝的靖康初年,就有民間以徑二寸、長五尺的竹筒蒙皮為鼓,成為節奏的說法。可是這樣歷代都有的曲種,到目前能流傳下來的作品卻不多見,現在能看到的「道情」作品,僅剩下鄭板橋的「道情」十段,和徐大椿的「洄溪道情」,其中「洄溪道情」的曲譜又已經失傳,留下來的僅是文字部分。

如鄭板橋的「道情」是抒發道家的情懷,到了徐大椿的「洄溪道情」,漸漸變成眼界放寬、偏重社教,並且改變曲調,逐步發展成為敘事的道情。後來「道情」的範疇愈來愈寬闊,逐漸就被「漁鼓」所代替了。不過伴奏樂器是不變的,仍然是簡板跟漁鼓;不過簡板這種竹片做成的輔助節拍的樂器,並非每地都用,只有竹筒蒙皮的漁鼓這種樂器是歷久不衰的。

「漁鼓」流傳到四川,發展為「四川竹琴」,不過它沒弦又沒鍵,就只有簡板跟漁鼓,應該是名符其實的「道情」,但是它的名字卻是「四川竹琴」;根據八十年代一份大陸說唱藝術的資料顯示,當時四川還能唱「竹琴」的藝人大概還有兩三人,台灣則可能更少,所以看來「漁鼓」這門藝術因為後繼無人的關係,也就要慢慢絕跡了。

說到此門曲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首推清末民初的一位失明藝術家賈樹三先生,他因為出身旗人並且官居守備的父親沉迷煙賭死於任上,加上七歲時不幸患了眼疾成為瞎子,所以他們母子貧寒到經常三餐不繼,引人憐憫。所幸剛好有一位精通吹彈拉唱的鄰居基於善心,就熱心的教賈樹三說書、唱戲藉以謀身。

剛開始他在鴉片館裡演唱,就靠那些癮君子賞些零錢糊口而已;後來稍長,他到成都鼓樓北街的葛園茶室駐唱,藝事大進,他甚至把京戲中的四平調跟川戲中的高腔曲牌,都揉合到「竹琴」裡去了,聲名漸傳,尤其在抗戰期間,賈樹三最為走紅,因此他的生活終於步入了坦途。特別是他能唱的「竹琴」段子,就有兩百多段,以取材自《三國演義》的諸多段子著名。

問問抗戰期間住過成都的長輩,到今日可能都還知道,賈樹三的出名不光是因為他的藝事水準高,主要是因為他的人品好;當時有好多高級的茶館爭出高價來挖角,他卻始終不為所動,就是不肯背離當時患難所倚的老東家葛園茶室,就憑這點藝人的品操跟義氣,他贏得了當時社會普遍的讚譽。也贏得在他作古如許久遠之後,還成為人們說到「道情」、「漁鼓」或「竹琴」的時候,都不得不介紹的一位專業藝人哪!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