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松花江苯污染 中國媒體享受短暫自由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松花江苯污染事件發生後,中國平面和電子媒體利用短暫的新聞自由,對事件和官方反應做了實地報導和尖銳的批評,但這種現象終究是曇花一現。

BBC發自北京的報導說,在松花江受污染,哈爾濱市停水事件中,中國媒體享受了短暫報道自由,但是現在已重新受到官方嚴格控制。

報導說,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報導哈爾濱二十七日恢復供水時使用的標題是:「隨著自來水重新流動,煩惱變成了喜悅。」

報導指出,出現這種讚美之詞,顯示中國媒體在報導哈爾濱停水事件時所享受的短暫自由已經過去。

松花江劇毒污染的消息傳出後,中國報紙都設了專題追蹤報導,地方電視台還播出記者堵在官員家門口採訪報導的畫面。這個現象在中國市極為少見。

BBC說,報紙不斷發表社論,強烈抨擊官員們在這場危機中的表現,指責當局撒謊沒有任何理由,並稱他們的做法是對社會的犯罪。

這些社論警告說,隨著公眾對當局的信任度不斷下降,政府將陷入危機。

但BBC的報導指出,哈爾濱停水危機發生幾天之後,中共宣傳部門開始恢復對媒體的管制,要求一切報導以官方通訊社口徑為準。

報導說,由於這次污染事件規模巨大,再加上中央政府強調要清理污染,保護環境,中國媒體感覺到了微小的報導自由空間,但是記者們「總能感覺到他們打擦邊球的危險」。

報導說,二零零三年中國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當時對疫情如實報導的記者,後來不是被解雇,就是被降級。

相關新聞
吉林石化爆炸污染松花江案  將面臨索賠
北海青年:簡要分析松花江污染問題及未來影響
俄羅斯採緊急措施因應苯水抵達  籲民眾勿驚慌
俄羅斯採取緊急措施 預防苯污染飲用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