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現代長篇

小說:《臨別的禮物》 (22)

  「你曾蓋過任何東西嗎?」他說,往男孩的方向看過去。

  「不算有,」喬吉回答。「除非你把我小時候在後院蓋的樹屋算進去。」

  「我想我也蓋了我的那一部分。附近已經沒有好的木材,讓蓋房子變得很不容易,」他微笑說著。「當你建造著什麼東西時,那種感覺就像讓夢想成真一樣。你可以看到它、碰到它,而且可以知道在你死後它還會一直保存下來,這種感覺很好。當然囉,蓋房子需要很多的練習,也需要一些天分。」

  他把身體從搖椅上往前傾,將手肘靠在椅臂上。「當我還是個男孩的時候,有一整個夏天我都在幫一個老家具工做事。那時候我才剛滿十四歲,而且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他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幫他工作並不容易。我必須很早就到他那裡,所以每天早上我父親開車到城裡的雜貨店時,會順道把我載到那裡去……」

  「威爾,」他父親叫著,把身體傾過床,輕輕地搖著男孩。「起床時間到了,兒子。」

  威爾坐起來,在黑暗中勉強把眼睛睜開。他父親點亮他床邊的燈,然後離開。威爾的眼睛慢慢地又閉上去,頭向後滑,直到「碰」一聲悶響,他的頭已經撞到床頭的板子,才又把眼睛睜開。他把腿放到床沿外,在那裡坐了一會兒,揉著眼睛想要把睡意揉掉。

  穿好衣服後,他走下樓到廚房去。他母親正在爐邊忙著,而他的父親正喝完咖啡。他坐到餐桌旁時,他母親把早餐端給他。

  「看樣子又是炎熱的一天,」他父親說著。「瓊斯先生這幾天要你做些什麼?」

  「哦,和平常一樣,」威爾說著,語氣中帶有一絲倦意。「打掃、拿木頭給他、跑跑腿。」

  「要學會做家具需要很長的時間,瓊斯先生是我記得的人裡面做得最久的一個。試著注意他在做些什麼,也許你會學到一些東西。」

  「我是在看,但我原本以為他會讓我做一些東西,而不只是在那邊清掃而已。」

  「他不是雇用你去教你做家具的。他是雇你去做一些粗重的工作,還有那些他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你知道,他已經愈來愈老了,還有他那個背,我很訝異他竟然還能夠繼續工作。」

  瓊斯先生很難相處,威爾好像永遠都無法取悅他。那個工作做了兩個月後,男孩再也不期待著早上趕快起床了。事實上,他開始懷疑自己會不會做到夏天。他不能辭職─因為工作是他父親幫他找到的─但無論他想不想,他倒是可能被辭掉,而且,最近老人好像要開始給他一把斧頭了。

  他好像以為威爾不需要任何說明就知道該怎麼做,而且,如果他不在第一次就做對,他會把他罵死。但是,如果男孩問他問題,老人也會只因為他問問題而咒罵他。這是一個雙輸的情況,所以威爾盡量避免接觸老人,手上一直拿著掃帚假裝很努力地工作,其實做的事情很少。

  早餐過後,他幫忙他父親把他的福特汽車倒車出去,然後,他們前往鎮上。當他父親讓威爾在店門口下車時,天色已經大亮,瓊斯先生已經在忙著做他的板凳了。他的頭連抬一下都沒有,就交代著男孩那天早上的工作。

  「你先從棚子裡拿一些寬十二吋的好的櫻桃木給我,然後,再把那邊地板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清理乾淨。」

  「是的,先生。」

  威爾走到緊接在主建築旁邊的那個放木材的棚子裡。至少,這一次他知道那一堆櫻桃木放在哪裡。上次,當他找了半個小時後才膽怯地問老人放在哪裡時,老人爆發了一連串有關「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是怎麼一回事」的抱怨。威爾深入那一堆木材中,找到了一塊十二吋寬的櫻桃木,把它帶回瓊斯先生工作的地方。瓊斯先生只瞄了那塊木板一眼。

「你把這個叫做『好的』木板?這麼說,我可以叫一條狗隨便去把牠看到的第一塊木板拖過來就好了!現在把它帶回剛剛的地方,拿一塊我能用的木板來,一塊沒有那麼多的樹幹節的木板來。」

  「是的,先生。」

  威爾把剛剛那塊木板拿回棚子內,開始把架子上所有的板子拉出來。他把它們排在棚子旁邊,仔細地檢查,然後從裡面選一塊最好的。他把它帶回工作的地方,然後開始清掃。

  掃地的時候,威爾仔細看著老人。他彎身越過自己的板凳,正在替一家新的麵包店做前門。昨天威爾幫他測量那個門,用大頭錘一起敲打榫眼和門框。然後,在瓊斯先生把錐形的釘子釘在門的接合點上時,男孩幫他抓著門。現在威爾看著他用刨子把門面削平。

  早晨的陽光從工作坊裡充滿灰塵的窗戶玻璃照射進來,當老人正拿著刨子削光門的表面時,從窗戶透過來的陽光把柏木照得閃閃發亮。像紙一樣薄而捲曲的木屑從刨子上面輕輕地落下來,像羽毛一樣飄到他腳邊。瓊斯先生心思專注在他的前面的木頭上,好像忘了男孩的存在。刨子推過木頭時發出了一種悅耳的沙沙聲,而他一次又一次地停下來用手撫摸著木頭平滑的表面。覺得滿意了之後,他叫威爾幫他把門翻過來,把背面也刨光滑。

  當威爾幫他把那面沈重的門翻過來時,老人因疼痛而呻吟了起來。他們把它放下,他把一手放到背上,另一手緊緊地抓著板凳撐住自己。當最痛楚的時刻過去後,他看著威爾。

(待續)

書名: 臨別的禮物

新苗文化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