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啡」常觀點╱非造林樹 發展受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訊】文自由時報 ◎記者王涵平、楊雅民

本土咖啡產業蓬勃發展,山區咖啡樹種植面積擴大,但因咖啡樹非屬造林樹種,在尚未完成修法之前,因事涉整體國土保安問題,咖啡產業發展前景也受到限制。

本土咖啡產業具有競爭力,目前各縣市陸續推廣種植,但公有林班地發展咖啡觀光產業卻涉及咖啡樹是否屬於造林樹種等問題,引發各界關切。

以崁頭山種植咖啡樹為例,咖啡植株密集,混合竹林、波蘿蜜、龍眼、相思樹等高大喬木,形成森林中的次生林,與國際上農藝專家協助熱帶雨林國家將咖啡混植方式相同,對水土保持有一定貢獻。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局長吳輝龍就表示,檳榔樹和咖啡樹無法相提並論,台灣檳榔樹種下去,不需要特別管理,咖啡樹就不一樣了,種下去後需要遮蔭的樹木,以及耐心地灌溉、修剪、除草、施肥、噴藥等,如果種植的土壤也非咖啡樹生長的最佳條件,豆子產量和品質就會受影響,和果樹較類似,無法到處亂種一通。

他認為,農民只要將咖啡樹與可充當林蔭的高樹種樹木混種,並不至於造成土壤沖蝕,重創水土保持,但若在荒廢久的土地開墾種植咖啡樹,就容易造成土壤大量流失。

此外,咖啡樹對森林中的原生植物不具破壞性,咖啡的病蟲害比其他作物少很多,崁頭山農民多不施化學肥料與農藥,咖啡樹一樣生長良好。

儘管地方各界與學者均認為咖啡樹種可列入林間的造林樹種,甚至林間整理工作對林務局有幫助,但林務局堅持目前於法無據,看來發展咖啡產業還有一段漫長的路。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