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歐洲訪問將面臨的八大議題

標籤:

【大紀元2月18日訊】(法新社華盛頓十八日電) 美國總統布什希望藉歐洲之行鞏固與美國盟邦在伊拉克和中東問題上的合作新氣象,但是雙方在其他問題上也面臨新的磨擦。以下是這些問題的概要。

|伊拉克:布什希望藉伊拉克元月三十日全國大選的成功,克服盟邦對美國為首國家發動伊拉克戰爭遲遲未能消解的怨懟,並爭取他們協助重建伊拉克。布什盼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二十六個成員國均能在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上做出貢獻,即使不能提供實質援助,也要在政治上表示支持。

|中東:隨著以巴和平的前景日形燦爛,歐美均將這項和平進程視為大西洋兩岸合作的重大考驗。布什已宣布將提供三億五千萬美元協助巴勒斯坦發展公共機構,他也期待美國盟邦做出貢獻,並說服阿拉伯國家跟進。

|敘利亞和黎巴嫩: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的遇刺已引發法國與美國新一輪的合作,他們希望合力迫使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布什也正尋求支持,以迫使大馬士革終止對伊拉克叛亂份子以及尋求破壞中東和平進程的回教激進分子的支持。

|伊朗: 美國和歐洲一直努力在阻止伊朗疑似發展核武計畫上步調一致,但是華盛頓已對歐洲為首國家與伊朗的談判進展緩慢感到不耐煩,而希望聯合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但是美國的歐洲盟邦表示,他們需要華盛頓多給予直接的外交支持,而非暗示性的採取武力恫嚇。

|中國: 華盛頓對歐洲聯盟準備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感到不悅。美國認為此舉將對北京的人權傳達錯誤訊息,並可能破壞東亞地區的武力均勢。歐盟可能採行武器銷售行為準則以安撫美國。

|國際刑事法庭: 歐洲對美國拒絕支持在海牙成立國際刑事法庭以審判戰爭罪行嫌犯感到惱怒。美國擔心這個法庭被出於政治動機的有心人士用以起訴美國外交官和士兵。聯合國提議利用國際刑事法庭審判蘇丹達佛地區戰爭罪行嫌犯,而使得這個問題再度浮現。

|全球暖化: 布什這項訪問在劃時代的京都議定書生效一周後成行。布什拒絕簽署這項抑止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協議,已成為他在歐洲不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羅斯: 布什將在斯洛伐克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討論反恐戰爭和其他問題,並可能責備普京莫斯科邁向民主的步調緩慢。布什也將在布魯塞爾會見烏克蘭新總統尤申科,恭賀他戰勝了選舉舞弊和莫斯科所支持的對手。

相關新聞
美在布什訪歐前示好 美歐關係仍然緊張
萊斯與韓外長會談 解決北韓核武成焦點
布什祝賀伊拉克大選的成功
中共投資大幅增加 延緩朝共政權崩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