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澳洲外長承認在中國人權對話上表現軟弱

【大紀元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新笛編譯報道)在中共頒布了使「武力犯台」合法化的「反分裂法」後,台海關係日益緊張。而此時,澳洲聯邦政府為能和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FTA),試圖避開這一外交地雷。澳洲外交部長唐納並在接受澳廣採訪時承認,澳洲此次在和中國官方的人權對話上表現軟弱。

唐納對澳廣說,中共的人權記錄,這次被排除在促成貿易協議的討論之外。他說,「如果你想達成貿易協議,如果你提出人權問題,貿易談判的條件就會被中國拒絕。」

何華德政府的態度已經遭到一些政客的批評。澳洲進步聯盟參議員利絲(Meg Lees)督促政府須小心行事,她說除了掙錢與中國的聯盟有許多風險。澳洲工會理事會(ACTU)發言人培特(Alison Pate)對大紀元報說,「我們應該鼓勵開放和對話,這不僅是在貿易和投資相關問題上,還應該在澳中雙邊的人權對話問題上。」

綠黨領袖布朗(Bob Brown)也關注澳洲政府如何處理與中共的關係問題,他說,「何華德正在掉進一個道德問題上的陷阱。」

據澳新社消息,澳洲民主黨前領袖巴特萊特 (Andrew Bartlett) 也提醒澳洲政府,中國當局處死自己國民的人數,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中共並壓迫少數民族和暴力強佔西藏。

然而,貿易問題和人權問題不一會互相牴觸。美國在國際圓桌會談上,也從不因為自己在人權方面的不足,而停止提出人權問題。

澳洲不必要向中共專政俯首稱臣,怕得罪中國,而在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上表現出態度曖昧。

參議員 (Natasha Stott Despoja) 在3月14日宣佈,她將在聯邦議會上提出一項動議。她指出,唐納根據對他個人對「維也納條約」 (Vienna Convention) 的解釋,而阻止法輪功修煉者在中國使館外的和平請願,是不妥當的。動議案並將要求參議院承認中國對法輪功修煉者迫害的大量事實,並呼籲聯邦政府重申自身立場,致力於信仰自由。

澳中自由貿易協定除了人權問題外,還引起澳洲人對其它許多問題的密切關注。如中國廉價商品傾銷到澳洲市場、知識產權(盜版)問題、中國的法制問題、和中國普遍缺乏的會計標準。

何華德政府在如果中國和台灣暴發台海戰爭,是否支持美國的問題上,目前態度十分曖昧。

台灣於1949年內戰結束後,從中國大陸分離,有自己的民主政府,但北京當局堅持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並威脅,如果台灣宣佈正式獨立將發動戰爭。

美國白宮稱中國的反分裂法是「無助於事的」 (unhelpful),並呼籲中國重新考慮。

澳洲和美國一樣,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但由於美國將在必要時保護台灣,而根據澳新美協議(ANZUS treaty),澳洲有義務在美國受到中國攻擊時支持美國,而使情況變得複雜。

由於中美都是澳洲重要的經濟和安全夥伴,澳洲不願得罪任何一方,從而試圖避開這一外交地雷。但唐納說中國不太可能使用武力,除非台灣正式宣佈獨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