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發現偽虎鯨群 鯨豚專家再鯨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于浩馬祖二十日電)繼露脊鼠海豚在馬祖海域現蹤後,馬祖鯨豚生態資源調查團隊在又南竿仁愛村大漢據點觀測到二、三十隻的「偽虎鯨」群,讓調查團隊相當振奮,因為這是台灣海峽首次的正式發現紀錄。

由國立海生館研究員王愈超率領的馬祖鯨豚生態資源調查團隊及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成員楊世主,昨天清晨七時起在馬祖南竿西南邊進行觀測,約於九時三十分,觀測小組在仁愛村大漢據點,發現北海坑道外海東側海域,有二、三十隻的「偽虎鯨」,正在追逐覓食,其中還有四對母子「偽虎鯨」,令人「鯨」艷。

楊世主表示,「偽虎鯨」在台灣東岸有被發現過,不過要搭船出航才能觀測得到,在大漢據點觀測到的「偽虎鯨」,離大漢據點約五十公尺,用肉眼就可以直接觀測到,是台灣海峽第一次的正式發現紀錄,更驗證了馬祖是一個重要的鯨豚研究聖地。

據研究團隊提供資料,「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 False killer whale),體型修長,幾為全黑,上下頜每側各有八至十一枚齒。頭部對身體之比例小,由吻端至噴氣孔為細長型。背鰭細鐮刀形,頂端稍圓,位於背中央之前,約四十公分高。全身除胸鰭間之胸部為灰色外,幾為均勻黑色,故英文俗稱黑魚(Black fish),此外頭二側亦為灰色(此部分在陽光照射下最為明顯)。

「偽虎鯨」出生一點五至二點一公尺,成體雌為五公尺,雄為六公尺,體重雄性達兩千公斤。「偽虎鯨」泳速快、活潑,數十至數百隻成群,包括雌雄及幼豚,社會性高。常與別種鯨類混游(如瓶鼻海豚)。「偽虎鯨」被視為大洋性,很少靠近岸,除非該岸附近有較深水域,雖是常見種之一,但生物資料很少。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發現:結腸癌或與口腔細菌有關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索倫之眼」超新星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