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1.7萬種撲克牌進博物館

【大紀元3月23日訊】3月22日上午,中國首家撲克牌博物館──「中國撲克館」在北京報國寺正式掛牌,該館收有撲克達1.7萬種,其中包括26套「文革」期間印製的撲克牌。

  據北京娛樂信報3月23日報導,目前該館藏有中外撲克牌達17000種,按類型分為風景名勝、華夏文化、文學藝術、歷史人物、奇異大觀等8個展覽部分。

其中既有傢具、根雕、扇面、火花、臉譜、人體、《紅樓夢》人物等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撲克,又有紀念「神舟五號」升空等具有時尚氣息的撲克牌。展館中有各種「異形撲克」:蝴蝶形、人體形、瓢蟲形、雪人形、T恤形等奇形怪狀的撲克,目前展出的異形撲克有30多種,大部分是在美國生產的。

  館藏中最有價值的是26套「文革」期間生產的撲克──「文娛片」。館長李維剛介紹說,「文革」期間撲克牌是作為「四舊」被批判的,根本不允許生產,直到1972年,才特批「小量試制」,命名為「文娛片」。這些撲克牌的正面畫面大部分是電車、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歌劇《白毛女》劇照以及一些風景照。

在這些撲克牌中,「A」、「K」、「Q」、「J」分別被「1」、「11」、「12」、「13」代替了。由於這些「娛樂片」本身印製量就很少,現在很多都已成孤品,每套市場價已經被炒到5000元到1萬元。@

(http://www.dajiyuan.com)